作家简介

胡大平  笔名:大平,安徽枞阳人,中国作协会员,鲁院安徽作家班学员。

2003年始习作,曾在《山花》《安徽文学》《北京文学》《飞天》《黄河文学》《湖南文学》《散文》《星火》《雨花》《天津文学》《阳光》等刊,发表文学作品。散文《放娘一条生路》获《散文选刊》年度提名,入多家丛书;非虚构《驻乡笔记》遭议论;小说《插秧》《父亲》遇反响;出版小说集《火辣阴森的正午》《蛇》。20198月,因写作长篇小说《爱黄山》,被热搜

近日,枞阳籍作家胡大平新著《泼墨之战》,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该书由连续4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中国民间保钓协会会长童增先生作序;由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先生寄语;由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原作协主席许春樵先生评点。《泼墨之战》附录曾产生广泛争议和影响的《驻乡笔记》。全书44.1万字,466页,生动详实,图文并茂,人间烟火,亦庄亦谐。因为亲身经历,异邦囚笼,因为身临其境,吾土吾民,作者厚积薄发,有感而发,文笔具有胡大平一贯沉潜、忧思风格——以上提法似有替他“大吹法螺”之嫌,但至少他是希望追求“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之长歌当哭、浅吟低唱的写作。从泼墨到驻乡,你我他它——尽在其中,尽在不言中。

一腔热血书泼墨之战,万点黑雨酹民族之魂。

《泼墨之战》内容简介

如果这是历史:

1931918日,我东北陷入日寇敌手,万千乡亲被迫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唱着:九一八,九一八,那是个悲惨的时候。193777日,日军在宛平城以士兵失踪为由,悍然制造七七事变,自此大半个中国沦陷,中国全国军民奋起抵抗,直到19458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019819日午后1时,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内苑——日本供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灵位之拜殿前0米处,跨海走来了一位自称的中国作家胡大平,他因为写作长篇小说《爱黄山》向靖国神社表达抗议,将一瓶中国墨汁洒向了核心拜殿的脸面御文章付白幕。他被日方抓捕并关押、审判,享牢狱之灾,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如果这是现实:

胡大平与妻儿一起来到日本的,事件发生后,妻和小儿也被审。胡大平先被日方关押于东京鞠町警察署看守所,后被转送至东京拘留所,开庭审讯于东京地裁著名的429庭。他被日本警、检、裁,及入管收容等讯问与审讯,并被判刑。他曾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疯狂骚扰,曾在东京检察厅受到过狗法警非人的待遇。胡大平被关押期间,得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关心和探望,得到北京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会关怀救助(得到过娘家中国作家协会邱华栋同志关心帮助),更得到全国热心网友的舆论支持,也得到日本正义律师一濑敬一郎等人,和日本胡大平支援会的大力支援……

如果这是文学: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历史千年交融,日本与中国文化千丝万缕……从唐朝的王维李白与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东渡,到近代清政府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孙中山从东京图书馆盗取日藏秘档里看日本,鲁迅从留学生会馆的地板咚咚地响和藤野先生讲义里看日本,郁达夫从《沉沦》的日本人家的门窗缝里看日本……本文作者胡大平从异邦囚牢的铁窗网栅里看日本,是不是最低的角度,也最独特的角度。

从南京出发,从南京利济巷日军慰安所遗址出发,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发……全书194千字,由40万字手札《东京牢狱记》提炼而来,这纪录式的文字,是牢窗月下轻吟的牢歌,也是囚人异邦,深沉血泪的小夜曲吧。

——“我是否写出了某种杰作,或抓住了杰作的一。至于她若不能面世,那似与作者无关。但那,是不是时代的损失,或您之轻微失职呢?谢谢!

致日本首相函(代序)

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首相:

我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我从媒体上得知,819日下午,日本警方以损坏器物罪逮捕了向靖国神社 “御紋章付白幕泼墨的中国作家胡大平。在此,我对贵国警察逮捕胡大平先生表示强烈抗议,并严正要求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首相立即命令释放胡大平先生,确保他及他的家人安全回到祖国,

我十分理解胡大平先生的感情。胡大平先生的动机,其实与以前以各种形式表达抗议的勇士们一样,他抗议的不单单是靖国神社,更是将侵华战争甲级战犯们供奉在靖国神社,并以此来美化侵略战争、麻痹日本人民思想的日本政府。

靖国神社作为日本著名观光地,里面供奉了200多万名日本军人及以东条英机为首的ABC级战犯,还建有宪兵纪念碑,这与亚洲各受害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形成鲜明的对比,靖国神社的存在令受害国人民感到愤怒,因为它的存在表明:侵略践踏他国民族尊严,奉行种族杀戮手段的日本军国主义仍然存在于当代日本,并被当代日本人深刻纪念、顶礼膜拜。

追溯靖国神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靖国神社并非发端于日本人民传统的自然神道信仰,它其实是明治时代创造出来的实施军国教育、进行战争动员的工具。靖国神社前身东京召魂社一开始就是国家祭祀场所,只有为天皇献身的人才会被供奉,1879年改为靖国神社后,正式变成发动全面战争动员的国家机器。

因此今天对靖国神社精神的鼓吹及任何参拜行为,绝非出自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为了实现否认侵略战争、美化军国主义的政治企图。这样的靖国神社,怎能不激起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的愤怒,怎能不令全世界人民唾弃?

因此,我再一次严正要求,立即释放未采取任何过激行为,仅仅只为发出抗议之声的胡大平先生。另外,我再次重申我一贯以来的立场:希望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首相制止在日本右翼对靖国神社的政治操控,引领他们走向全面清算、反省侵略战争暴行之路,并真诚地向中国及亚洲各受害国人民谢罪。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

2019821

大平好!稿子收到,谢谢,但我确实写不了序言。我自己出书,都没有找人写序言,更不喜欢给人写序。您就再找找他人。谢谢你的信赖,我会关注你的创作,如果有出版机会也会推荐。希望你多多写作,文学是咱们心灵的事。

——邱华栋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泼墨之战》是一部独立而又独特的纪实作品,作家中没人拥有这种体验和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作家不管以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学立场、情感立场、民族立场都是无可非议的,大平的爱国热情和匡扶正义的拳拳之心也是作家的可贵的品质。稿子很好看,连续两天看完,主要是书中的故事是独家的专利。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所想表达的民族立场、政治立场被日本警方以“损坏公物”裁定后,很显然就稀释甚至损坏了你最初的文学意志和正义感,这让大使馆都很无奈,民间的声援令人感动,但改变不了的局势。省作协和中国作协保护作家、捍卫作家是职责和使命,但必须是在文学范畴之内,不会就政治问题、民族意志采取行动,发表声明。所以,我和华栋书记能做的就是不让你的中作协会员,因为这件事而被拿下。《泼墨之战》的结构方式、细节描写、叙事感染力都不错,但其中有不少过于情绪化的语言与表达,这在文学层面是犯忌的。但是从文学史上看,“犯忌”的禁书,多半是独特的,至伟的,甚至是不朽的。

——许春樵  安徽省文联副主席

十问(代后记)

张晨/大平

张晨:大平先生,在您的新著《泼墨之战》即将付梓之际,作为本书策划,您的读者和编者,我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好吗?

大平:欢迎提问,欢迎采访。(以下张晨提问,大平作答)

枞阳籍作家胡大平《泼墨之战》出版发行

1.新加坡在二战中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其历史记忆如何影响新加坡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和立场。

张策划,你这第一个问题好!好在把我难住了。对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龙尾,我羡慕而了解并不多。听说她是个城市国家,又是国家资本主义。那年上北京鲁院,有同学是新加坡人,他曾是码头工人,我们聊得投机。聊到新加坡政令之高效,人民之听话,说有人阳台上的花盆掉落,砸伤行人。政府指令居民,立即移除阳台花盆,今后不准凌空危险养花。你猜怎样,效果如何……呵,一夜之间,他说上班路上回首,居民楼阳台上台风刮的一样,变得干干净净。新加坡国土面积,约是我们县的一半。可新加坡的人均GDP,是我们县的多少倍呢?新加坡人口总数,约是我们市的3倍,可是新加坡经济总量,是我们市的N倍?新加坡是个小国,二战时期尚在英国统治之下。

词条新加坡大屠杀。日军在二战时期占领新加坡,针对当地华人进行系统性种族清洗。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沦陷后,日军尤其是宪兵队针对当地华人做出了诸多暴行,也是为报复新加坡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援。日本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等人策划了对新加坡华人的肃清行动1942218日至25日进行大检证(又称大肃清)。他们在判定为敌对分子后,当即处置(死刑)。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伤亡人数。日方抓走了数万人,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集体枪杀,或投入海中,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建造死亡铁路

日军究竟杀害了多少新加坡人?日本官方数字是5000,新加坡给出的数字是100000。战后审讯中证据提出的数字是约2500050000人。这也像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方认为被害人数是300000,日本则称南京事件40000人,或言捏造”“虚构”……

新加坡是个小国,她敢出你这书吗?她也怕日本的!这次出版《泼墨之战》,我的一位乡贤如是说。一朝被蛇咬,日日怕井绳?我的新加坡,我的华人同胞们,怕还是不怕那日日呢?

2.您在行动前是否充分考虑过个人安危和家庭责任?现在回想起来会不会觉得您的行为是否过于冲动,或缺乏深思熟虑?

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之前,他们考不考虑个人安危呢?当然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在下仅是个凡人。如果说过于冲动,最好是老天啊,天助我也,放一把大火吧,赠予那鬼社!

3.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历史的象征,其存在和参拜行为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未来中日关系如何才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些在您的书里会有讲到吗?

你这些题目很大,担子较重,对我来说,肩头有点吃不消。但我觉得那鬼社可能会像狼窝一直存在的,那里嗷嗷之鸣使猎人时刻莫忘危险。它存在对我们的意义是,使人民时刻知道: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居安而思危。一如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今天中国《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4.您作为一位中国作家,您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如何影响了您的这一行为?这种情感是否代表了更广泛的中国民众的声音?我觉得是的。您觉得呢?

公元1965年秋天,农历九月十九日午时(村庄人家烧中饭时分),在皖省江淮之间枞阳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一个平凡的中国男孩降生了。(后来算命先生说,这伢可惜生在饿午时,若是饱午时……)这天是传说中观世音出家日,这天村庄里正做观音会。男孩父亲多病,至他早年失怙,上小学中学然后辍学。继而扛起了责任田担子,犁田,打耙,割稻,插秧,挑窑泥,挖山芋,再而外出打工池州、江西庐山、山西晋城、江苏江阴等地,再后来改革开放年月,他跑遍了华北、东北、华南、西南小半个中国,做上门推销员,再后来是带领家人流浪苏南苏北至今……这曾经的男孩是我?不是我么?

至于情感,爱家乡,爱祖国,爱脚下的土地,更爱我的父老兄弟同胞姐妹。枞阳濒临长江,正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枞阳因濒临长江,日军曾占领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杀戮。在枞阳县汤沟镇日军建个竹签活埋成人坑,长,宽,和深的大坑底部,栽上倒立的毛竹签,抓来的新四军或抵抗分子,活活的人,剥光光的,朝坑里就是一扔,人被竹签戳个稀烂的肉蜂窝,血流成河,生蛆结痂,又血流成泥。挣扎,号叫,啼哭,嗥爷嗥娘……“我还没死哇,放我出来吧——”日军端着刺刀,在坑上巡视,有时对着人彘撒尿,然后哈哈大笑。在日本法庭上,我和律师陈述到活埋万人坑时,连日本法官们都作出愕然的反应,包括旁听的右翼们。回国后,我曾多次实地探访,采访渐渐稀少的见证人,时至今日,距那场活埋运动已经八十多年过去了,讲述者至今绕道遗址,(连子孙后代种田下地)都不敢多看一眼,犹对那血霾之所表现出悸惶之色。他们面对我的采访,有点不敢讲,小声问会不会倒霉呀,他们的子孙更是让他们三缄其口”……由此想到,《泼墨之战》发表受阻,受到空前的阻拦。哦,我们不是整天地说,要求日本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吗?人家烧杀淫掳三光政策,杀害了我父我兄,强奸了我娘我妹,是不是连我们自己都不要,或不敢去牢记历史了?回避那尚未完全结痂的民族伤口,那又如何真诚地面向未来?!

仍是第一个问题,我是一名惭愧的中国作家,同时是一位无名作者。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我从来不代表谁,也代表不了,常常是,我被别人所代表了。

5.您的作品是否反映了日本社会中某些人对靖国神社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有,有,比如警察,比如检察官,比如右翼,比如律师,和日本友人。爱恨情仇,复杂微妙。尽在文中,尽在不言中。

6.用一首诗描述您的泼墨过程呢?

午阴阎殿暗森森,鬼域幢幢闷气昏。

荆卿转身一挥手,漫天黑雨酹冤魂!

7.再让您再去一次日本您还去吗?还会去靖国神社吗?

这是个秘密,嘘——

8.在《驻乡笔记》里面看到的那些基层现象,会不会让您对咱们国家又爱又恨呢?

啊,父老乡亲,我亲爱的父老乡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悲哀,爱得痛苦,爱得难以自拔,然后更爱得深沉。枞阳话讲: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9.您下一部作品打算写什么题材呢?

题材小说,体裁小说。我做梦都在写小说。日耕夜耘,广种薄收,我的简陋稻仓里,挖一斗量量,抓一把数数,大约有一千万颗粒。到我老,到我死的那一天,戽一箩瘪谷扬上天:苍天啊,仓颉啊——你让我么样搞,怎么办?

10.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吗?  

未来是个未?未来是个来?未来是个什么来!乡谚歌:孬子吃萝卜哦,吃一剉,剥一剉。

子曰: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平生第一次出国,是日本。文字第一次出国,是新加坡。此游何期?何忧何乐?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241031日星期四,于常熟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