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发育迟语言少,记住两味药,一泄一补有“奇效”!给孩子化痰积,健脾胃,还醒脑!老祖宗的方子实在太妙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李克建中医师。
我老李见过不少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康复训练没少坚持,可孩子还是语言少,不爱搭理人,甚至情绪越来越不对劲;也用过不少药物补剂,一开始有些效果,但没过多久就又卡住了。
而俗话说“十闭九胃”,这类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点——脾胃都不太行:
很多食物都不耐受,稍微吃点啥肚子就堵得慌,经常恶心想吐,还反酸、打嗝,整个人又瘦又小,不长肉还不长个,而且大便还黏马桶。
咱中医讲究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了,水湿运化不好,就会在身体里堆积成痰。
这些痰湿全堵在胃里,气血不畅,水谷精微无法滋养脑髓,孩子不自闭才奇怪呢!
要是这会儿光想着靠康复训练,或者乱用各种西药,不仅症状难有好转,还可能进一步刺激咱孩子的大脑,损伤脾胃,最后陷入“越折腾越糟糕”的死循环。
那该咋办?
我老李得说,想要咱孩子的状况往好里走,关键还得先调理脾胃、把痰湿给化掉。
在中医里头,有一对很经典的药对——白术和茯苓,这俩搭配起来就能搞定。
白术补虚健脾,茯苓渗湿利水,二者一补一泄,既能把脾胃调理好,又能把体内的痰湿清干净,让孩子身体的代谢慢慢恢复正常,大脑的发育和功能都跟着变好。
咋用呢?给各位家长推荐一个简单的茶饮方。
健脾醒脑茶

材料:炒白术5g、茯苓5g、甘草2g、石菖蒲1g。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醒脑。适合自闭症孩子因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导致的语言少、社交障碍等问题。
当然了,这方子还得给咱孩子辩证后再用,可不要瞎折腾。
以案说医
就说前两个月我接诊的1个自闭症小朋友吧,9岁的小男孩。语言和社交方面都很差,偶尔说一两个字,声音小得跟蚊子哼哼似的,注意力也老是不集中,容易抽动。
家长跟我说,这孩子体重和身高都比同龄孩子差很多,瘦瘦小小的。平时食欲不好,对鸡蛋牛奶这些都不耐受,还老拉肚子。睡眠质量差得很,每晚都要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久才能睡着,半夜还经常惊醒。
第一次见的时候,那孩子脸色发黄,眼神发愣,没啥精神气。鼻梁上发青,舌质很淡,苔发白,脉象弦细。
根据这些,我老李判断这孩子属于是脾肾两虚,气机不畅,痰湿蒙心导致的五迟。
就开了个方子:茯苓、炒白术、山药、陈皮、熟地黄、山萸肉、龟板、党参、建曲、鸡内金、益智仁、枳实、酸枣仁、石菖蒲、远志、郁金、炙甘草、甜叶菊等。
都是制成颗粒剂,每日一剂用水冲服。
旨在补肾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开窍,通过清理痰湿,补足孩子脾气肾气心气,来缓解自闭症的症状。
结果咋样呢?
吃了3周药后,家长跟我说,孩子睡觉明显好多,入睡时间短了不少,半夜惊醒的次数也少了,睡得久了一些,白天看着也有精神多了,也不拉肚子了。
情绪上,虽然还是不太主动说话,但不像以前那么抗拒跟人交流了,抽动少了,也不闹腾了。饮食方面则开始接受一些以前不吃的东西,食量也慢慢增加了。
又过了一个月再来复诊,孩子刻板行为少了很多,语言能力进步了,声音也比以前大了,还能说些短句子。而且身上也比之前有肉了,效果算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