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在世界的最北端,北海之中,有一条特别特别大的鱼,这条鱼大到什么程度呢,长度差不多有几千里。

别看这条鱼特别大,他还特别喜欢去旅游。

他出来旅游之前,首先要经历一个变身的过程。

当海风刮起来的时候,他就从海底一跃而起,冲出海面,然后就变成一只大鸟,也就是大鹏鸟。

变成只大鸟之后,它的翅膀一展开就遮天蔽日,他煽动着像云层一样巨大的翅膀,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天池中去。

01

庄子的思想很大,大到一只鸟都可以有几千里的长度。

但我们从他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趣儿的人,也可以学到看待问题不同的角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被局限住了。

总是考虑功利的东西,总是考虑眼前的东西。

当我们能够用庄子的思维来考虑现实问题,可能就会发现,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哲学家常常会被嘲笑为不切实际。他们似乎对于柴米油盐之类的现实事情毫不关心,却总是对那些虚无缥缈的问题穷追不舍。

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有没有尽头?时间有开始吗?他们喜欢研究的问题。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柴米油盐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琐事,但人生最根本的意义,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就藏在哲学家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理论当中。

 02

庄子又说关于鲲鹏的这个神话可不是我自己瞎编的,是有一本叫齐谐的书真正记载过的。

大鹏鸟从南冥开始迁徙,激起的浪花就有3000里,乘着6月的风,可以飞到9万里的高空。

然后庄子又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天空是苍蓝的颜色,难道是因为它本来的颜色就是苍蓝色的吗?

还是说因为天空离我们太远了,所以他才看起来是苍蓝色的。

这里是庄子站在大鹏鸟的角度去考虑。

因为大鹏鸟飞的实在是太高了,所以向下看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苍蓝色的?

当然了,蓝色也不是天空本来的颜色。

其实就是一种逆向思维。

我们通常是站在地上去看天空,发现天空是蓝色的,那么从天上去看地下,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天空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站在地上去看的时候,它是蓝色的。

那么当我们离地面很远很远的时候,这时候去看地面,看到的是不是也是蓝色的?

03

随后庄子又发出了疑问,他说,空气中游动的水汽也好,尘埃也好,之所以能够飘来飘去,是因为有风在吹拂他们。

水要是太浅的话,那他就承载不起大船。

一杯水倒在小水洼里,那么一根草就可以当做船飘来飘去。

要是把一只杯子放在上边,那么杯子就飘不起来了。

如果说风不够大,那么他也就承载不起那么巨大的翅膀。

大鹏鸟乘着巨大的风,准备飞往南边去。

然后有两只小鸟看到大鹏鸟要飞那么远,就笑他:我们经常飞到树枝上,也很快乐呀,有时候飞不到树枝上,就落到了地上。你飞到9万里的高空往南飞,要干什么呢?

04

紧接着庄子就评价说:如果你要去郊外野餐,那么带上一天三顿饭就足够了,从早玩到晚,肚子还饱饱的。

庄子:你要活成快乐的,还是有意义的?

但如果你要去100里外的地方,那就要捣鼓一晚上才能准备好路上的干粮。

如果要去1000里外的地方,那就要提前三个月开始准备口粮了。

这两只小鸟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拥有小智慧的人不能理解大智慧的人,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

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有昼夜的更替。夏生秋死的寒蝉也不知道有季节变化。这算是寿命比较短的。

楚国的南边儿有一个大湖,里面有一只特别有灵性的乌龟。对于这只乌龟来说,500年过去了才相当于过去了一个春天,又过去了500年,才相当于过去了一个秋天。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有一种叫春的大树。

这种树8000年对他来说就像过去了一个春天。

又过去8000年,就像过去了一个秋天。

彭祖以长寿闻名,活了将近800岁,我们普通人要是跟他比寿命,不是很可悲吗?

05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庄子并没有要那两只小鸟去学习大鹏鸟。

因为小鸟跟大鹏鸟毕竟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并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既然这差别并不是靠自身努力可以弥补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不是去对抗自己的不足,而是要顺应自身的情况。

并不是只有大鹏鸟扶摇而上9万里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在矮矮的树枝上唱歌,或者飞不上去,在地上打滚,也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人活的快乐重要,还是活的有意义重要?

其实很多人,是快乐也没有得到,有意义也没有得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只要是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遵循于自己本心的生活方式,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

人与人之间本就没有可比性。

这种差别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

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后天的某些运气我们也无法改变。

其实,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更加洒脱的生活方式。

不跟自己硬碰硬,顺着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才能活出庄子所说的那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06

一个人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呢?

并不是一定要获得名利地位。恰恰相反,我们越是在乎名声,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越会活的越来越拧巴。

我们越是患得患失,就越容易让自己活的越来越累。

真正的逍遥是学会为自己做减法。

明白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把外界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一层一层去掉,才能慢慢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们常说人定胜天。

其实从另一个种角度去看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也是在增加人的焦虑。

因为一个人在面对外界环境的时候,他常常是无力的,无助的。

越是给自己增加这种人定胜天的负担,他就越会感觉到心累和疲惫。

相比于人定胜天,我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更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尽心尽力就够了。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就应当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因为我们是把握不了结果的,我们只能把握过程。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也许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