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跟着越来越差。如今很多年轻一代的明星,我总是记不住,也分辨不清谁是谁,总感觉他们长得都差不多。有人说现在“科技脸”比较多,所以相貌大同小异,但我心里还是挺不是滋味的,毕竟人家05后的孩子们却能记得清清楚楚。

我常常碰到不认识的明星就问孩子,有时候孩子说出名字,我才发觉之前好像问过这个人。孩子从来没有不耐烦,可我却总会莫名地伤感。问过两三次,下次再看到还是记不住。

刚才刷到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演员朱媛媛老师走了。刹那间,那些在黑白电视机里出现过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

云芳穿着朴素的连衣裙,在狭小的院子里忙忙碌碌;胖乎乎的张大民一手擦着额头浸出的汗水,一手扶着肩上的米袋;张大民的母亲,静静地站在屋门口 ,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无奈。那是我曾经特别喜爱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怀念朱媛媛老师,我特意又去搜了那首主题曲《日子》。顺带了解到,这是著名音乐人小柯的父亲第一次认可他的作品——此前,父亲对他的歌总有些保留,唯独这首《日子》,终于换来一句肯定。

很多网友和我一样,明明觉得这首歌不算悲伤,可前奏一响,眼泪就止不住地打转。写这段文字前,我反复听了好几遍,那些岁月好像就在眼前,一回头就能看见,可伸手触碰时,却只剩满手怅然。

“爱你的人儿来了,你爱的人儿走了,孤独的云儿飘着,是谁在不停地唱着……”

朱媛媛走了,鼻子很酸:原来我们怀念的不只是演员,更是自己的青春

这部剧里那些充满年代感的故事情节,不管是屏幕里还是屏幕外,都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标记。普通家庭里兄弟众多,憨厚老实的那一个就要分出去单过,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这样。

张大民家没有地方盖房子,就在院子中简单盖起,因为舍不得砍掉那棵老树,所以把树留在了房子里,留在了他们的床中间。后来他们有了儿子,取名为张树。

朱媛媛老师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大概是因为她那可爱的小虎牙吧。总觉得她和其他明星不太一样,她没有那种高贵的生疏感,看见她就觉得特别亲切。

那个年代的明星和年轻一代的明星真的截然不同。以前的明星辨识度都很高,不像现在那些看起来相似的面孔,随便画一张画像都能想起好几个人,根本分不清到底画的是谁。新一代的明星我认识的越来越少,而我们熟悉的老戏骨们,也都慢慢淡出了银幕。

生活也好,娱乐也罢,戏里戏外都是人生。人到中年,看着老戏骨们一个个退场,就像看着自己青春里的灯盏一盏盏熄灭。

记不住新面孔,辨不清新潮流,这大概是岁月给我们的“勋章”。可仔细想想,那些记在心里的经典,那些刻进骨子里的回忆,不正是我们这代人独有的财富吗?

就像张大民家屋里的那棵树,日子再难也有盼头。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物资不充裕却满是烟火气的岁月,也见证着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记不住的就随它去吧,重要的是那些陪我们走过半生的温暖与感动,会一直在心底生根发芽。

往后的日子,不妨就守着这份独属于我们的记忆,看着新的故事继续生长,毕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值得品味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