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年前,唐代幽州(今北京)诗人张南史,曾作《泉》一诗:“泉,泉。色净,苔鲜。石上激,云中悬。津流竹树,脉乱山川。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咏泉诗,当为天下绝唱。
泉,大地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天地万物。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地表水不够就采地下水,久而久之,泉水自然就冒不出来了,古泉一个接一个干涸。
山东济南,泉城。趵突泉,天下第一泉。
济南泉水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泺水出历城古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笔下,“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泉城当年便是一座“音乐之城”。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宋元大书法家赵孟頫寥寥数语,响彻泉城。
趵突泉复涌
明永乐年间,山东按察司佥事晏璧曾作《济南七十二泉诗》,第一首便是趵突泉:“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晚清学者刘鹗来了,曾如此描述济南府:“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当代作家老舍来了,感叹济南:“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点赞趵突泉:“若是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儿的美。”
历史上,趵突泉喷喷停停,停停喷喷。1981年,趵突泉池底长满青草,断流30个月。1988年1月,停喷32个月。1999年3月,断流30个月。2002年3月,趵突泉又停喷18个月。2003年9月6日8点半,趵突泉复涌。趵突泉边,万头攒动,一片欢腾:“喷了!趵突泉喷了!”
月牙泉,济南名泉中地下水位最高的泉。2023年8月7日7时,停喷150天的月牙泉复涌,意味着济南72名泉全部复涌,再现“千泉竞涌”。
原来,自2002年以来,济南卧虎山水库已累计向玉符河补水5.2亿立方米,助力趵突泉持续喷涌21年。

河北邢台,太行泉城。百泉,冀南明珠。
新中国成立后,百泉浇地达40万亩,旱涝保收。1982年百泉干涸。2021年8月,断流40年的百泉复涌。泉眼无声惜细流,上百个泉眼昼夜不息涌水,一个个泉坑形成了少则几亩、多则几百亩的泉湖,日均出水量2万立方米,三年累计约2280万立方米,喷涌出790亩的泉湖,见证着“太行泉城”归来。
环邢皆泉,南水浸润,泉眼复涌,涌泉成湖,“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胜景再现人间。
邢台人都说,百泉复涌,感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光南水北调在邢台生态补水就有15.33亿立方米。
陕西富平,又闻泉水叮咚。
四十年前,富平温泉河区域泉水潺潺,垂柳依依。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泉水干涸了。2025年清明时节,药王泉池、油坊泉等四口千年古泉复涌了。
药王泉池复涌
监测数据显示:富平超采区地下水水位从2015年的57.28米,恢复至2024年的41.8米,升幅15.48米。这是古泉复涌的源泉。
北京,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千泉之城。
据报道,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流动,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复涌。
陈家庄泉与永定河相距只有百米,过去永定河断流,这个泉眼也曾经干枯40年。2019年陈家庄泉突然复涌。而最近这个冬天,它也没有断流。
2023年8月,北京八大处著名的西山十二景之一“水谷流泉”,再现泉水叮咚。
水谷流泉复涌
随着南水进京并持续对永定河补水,约22%的南水通过北京市的河道水网等流入地下,促进地下水涵养修复。
监测显示:北京市平原区2025年3月的地下水平均埋深12.83米,十年回升了近13米,地下水储量增加近70亿立方米。北京地下水位创十年新高。
水涨泉高。北京市1361个在册泉点中,有水在流泉达到880个,在流比为64.7%。这是好事。
换个角度看,北京还有481个古泉仍在干涸。复涌尚未成功,调水仍需努力啊。
古泉复涌,稳定喷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