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

是的!很猖獗!

俗话说,
不偷不是意大利,

不抢不是法兰西,
又偷又抢英吉利。

前有演员孙坚,

在西班牙被“连环偷”:

三天被小偷光顾两次

后有留学生

整理“欧洲小偷图鉴”爆火全网。

欧洲的小偷,到底有多猖獗?

这趟欧洲“防偷必修课”,

值得每个旅行者收藏。

01

想象的欧洲,很罗曼蒂克,

现实的欧洲,扒手也很快乐。

话说,不少朋友在去欧洲前,

或多或少对这里,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罗马假日》的街头咖啡,

《午夜巴黎》的文艺气息,

亦或是威尼斯水城的贡多拉情调,

佛罗伦萨的文学韵味……

却没想到,一下飞机,

就被现实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有人手机在机场大巴上不翼而飞,

有人相机在圣母院前离奇失踪……

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

这些老牌国家的历史景点,

游客众多,人满为患,

遇到偷盗抢劫,

就跟买杯咖啡一样容易。

你不远万里,来到斗兽场看风景;

没想到却成了,地头蛇的盘中餐。

当你在罗马斗兽场,

摆出美美的拍照姿势时;

殊不知,角落里的’摸金校尉’,

已经将手伸向了你的包包。

不止在景区可能

你走在路上,可能

你坐地铁,也可能

甚至你在逛超市,

头顶监控,都可能被偷

△巴黎地铁小偷团伙

有人就说,

如果你想体验一把

在兜里摸到异国小手的温存,

那么请来欧洲;

如果你想体验一把

被(小偷)齐刷刷行注目礼的明星待遇,

那么也请来欧洲。

很多外国游客刚下飞机入住酒店,

根本掏不出手机,

因为手机早被扒手掏走了。

甭管你是游客,还是本地人,

哪怕是当着警察的面,

哪怕你身居高位,

小偷们也都照偷不误;

连英国内政大臣萨吉德·贾维德

的手机都难逃被偷命运。

数据显示:

欧洲每十万人偷盗犯罪数达1306.8

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4倍

英国版携程统计显示,

欧洲五大热门景点评论中,

1906条直指被偷遭遇;

伦敦地铁手机盗窃案近年激增25%,

日均12人’中招’

↓猜猜图里谁是小偷?

↑ 13个都是小偷

而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每个游客都可能

遭遇的’欧洲特色体验’。

你从当地人的防备意识中,

也能明显的感受出来;

很多欧洲人会在手机上绑个绳子,

一头连着手机壳,另一头绑在手臂上。

之所以这么搞,

并不是起到一个造型的作用,

而是它的实用价值:

防小偷,防扒手

△类似于这种手机链

毕竟在欧洲,

小偷可谓是防不胜防;

哪怕你打起十二分钟精神,

也有被偷的风险。

有留学生就戏称:

“在欧洲,

没被偷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被偷三次才算真正毕业。”

02

《欧洲小偷图鉴曝光:

走过最远的路,

就是欧洲小偷的套路。

若把欧洲小偷

编成《演员的自我修养》,

必是部魔幻现实主义巨作。

热心的欧洲留子(留学生),

就给大家整理出了,

《从你的全世界偷过之欧洲小偷图鉴》


地铁里的“咖啡事故组”

总在列车进站时“失手”打翻饮料;

当你忙着擦拭衣服上的污渍,

暗处的第三只手早已探入你的背包。

这套组合技成功率高达78%,

《费加罗报》称之为“液体盗窃艺术”。

纽约的“嘻哈天团”

在街头售卖CD

正经买卖和偷盗两手抓;

要么,你掏钱买他的签名CD,

要么,他的同伙,

帮你把钱从兜里掏出来。

罗马的“假孕妇天团”

更是将人性弱点拿捏到极致:

挺着假孕肚的吉普赛女人踉跄跌倒,

在你弯腰搀扶瞬间,

同伙已用镊子夹走钱包。

当地人苦笑道:

“她们肚子里的’孩子’,

可能比我的工龄还老。”

最令人防不胜防的

当属小偷届的“时尚特工队”

甩着飘逸的秀发的精致女郎,

挎着名牌包悠然靠近;

当你被香水味恍神时,

她涂着指甲油的手指,

正灵巧挑开你的背包。

而很多时候,

也不能用偷来形容了,

那简直就是——

明抢

@来源:牛津波比兄

03

奢侈品店门前公然摆摊,

代购靠“闯”不靠买。

如果说偷盗还讲究技术含量,

那么,“0元购”则直接撕下最后遮羞布。

都说欧洲是奢侈品的天堂,

你以为你的欧洲代购,

卖得便宜,是有点门路,

没想到是靠“闯出一条路”。

中国留子做的“欧洲小偷图鉴”爆火!但欧洲的扒手,真的很猖獗吗?

△伦敦街头的飞车党

“0元代购”

昨夜破窗所得的奢侈品,

就大摇大摆,摆在正品门口卖,

没有在怕的。

摊位没有你想要的,

也没关系,看上店里哪一个

“0元代购”马上去店里给你调货。

更荒诞的是

“0元购”还有售后保障

曾有游客买完半小时被抢,

摊主竟真的带人把包抢了回来。

而本地人对此早已麻木,

当抢劫团伙从身旁呼啸而过,

围观群众连手机录像都懒得举起。

汽车“0元购”也特别泛滥,

甚至有自己的产业链:

专业团队30秒卸走宝马轮毂,

改装店提供“洗白”服务,

黑市APP实时更新“货源”。

也不要把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某旅游博主的车辆,

就曾月遭两次“0元购”,

被砸窗拿走车内物品,

网友戏称:“这是办过包月套餐吧?”

而这些荒诞剧,

每天都在欧洲街头循环播放。

04

发达的欧洲,

为何沦为盗贼温床?

说到这里,

可能有些朋友也犯嘀咕了,

为什么欧洲这么多的发达国家,

小偷却这么多?

欧洲小偷多主要呢,

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个是,

偷盗的犯罪成本太低了。

欧洲的监狱

大多是两人间,又宽敞,又干净,

还有电视和网络,伙食还都不错,

在欧洲进局子,简直就跟度假一样。

瑞典监狱提供PS5和Netflix会员;

而意大利监狱曾因

“住宿条件堪比三星酒店”

登上旅游攻略。

△意大利某监狱的花园

而最讽刺的莫过于

司法系统的纵容

西班牙法律规定,

盗窃金额低于400欧元不予立案;

英国法律规定:

若追查成本超过赃物价值,

警察有权放弃侦查,

这无异于给小偷发放“合法经营执照”。

而且欧洲的法律

非常保护孕妇和未成年儿童,

小偷们便利用这一点,

很多偷盗者都是妇女儿童,

即便被抓,也只是教育放行。

△地铁里法国警察在追小偷

再加上,欧洲社会,

对犯错的人的容忍度很高

在欧洲就算是违法犯罪,

也不影响以后上好大学,找好工作,

明星蹲大牢,出来也能继续当明星。

另一方面,

欧洲的吉普赛人很多

相传吉普赛人的祖先,

拿偷来的食物救过耶稣,

所以偷盗在吉普赛人眼中,

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罪过。

他们经常是走到哪偷到哪,

没什么技术还很懒,

就算偷盗被当场抓住,也很猖狂。

再加上大量难民的涌入

他们往往难以融入社会,

找不到工作,

有些人便选择了偷盗,

这一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

这就导致了

欧洲的小偷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有去欧洲旅行的计划,

一定要提高警惕

看好自己的行李和钱包。


05

欧洲防偷指南

从“待宰羔羊”变身“反偷大师”

有人说,

没有被偷过的欧洲之行

是不完整的。

但去了而没被偷,

才是真正的勇者。

△一位中国牛津博士,

在伦敦街头追了小偷几个街区后,

在地铁站里把对方按在了角落

如果你有去欧洲旅行的计划,

不妨收好以下防偷攻略。

1.穿搭潜规则

不带有品牌logo的服饰/箱包出门,

穿着朴素,选择拉链在背后的百元包,

出门包背在胸前,

钱放在钱包最内侧的拉链袋里。

记住:穿名牌衣服=移动ATM,

戴名牌表=写着“偷我”的霓虹灯牌。

2.出行“防身术”

坐地铁,避开首尾车厢的“抢劫包厢”,

手机要拴着链式挂绳,

在车站超市等人多的地方,

不跟风挤行。

3. 反侦察要诀

遇到问路、填问卷、送红绳的

通通摆手疾走;

切记:在欧洲,善良是种奢侈品。

△给人指个路的功夫,就可能被偷

4.改掉“坏习惯”

最重要的一点,

请改掉你在中国随地

放包、手机的习惯。

因为在欧洲,

你把手机和包包放在饭桌上,

跟大声宣告放弃

对它们的拥有权,没什么区别。

走路也要眼观八方,耳听四路,

千万别总低头耍手机。

欧洲的偷盗乱象,恰似一面棱镜:

折射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撕裂,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

当夕阳为科隆大教堂镀上金边时,

请握紧你的手机。

这里既是歌德笔下的诗意大陆,

也是需要你全程战斗模式的’盗贼乐园’。

最后,调侃归调侃,

欧洲的盗窃频繁,

但也不必过分担忧,

停止了你探索世界的脚步。

真正的旅行者,既能仰望星空,

也能在星光下,牢牢按住自己的钱包。

△偶尔也可以使用下神秘的东方力量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