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患癌症人数越来越多,当癌细胞在体内逐渐“活跃”的时候,能够察觉到的,尤其是你的身体会出现异常,此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早做筛查。

癌症的诱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癌症的发生是随机的,完全取决于“上天的安排”。可研究发现,致癌因素可分为外界因素、内在因素、医疗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四个方面。

1,外界因素占比17%,包括化学因素(化学致癌物质)、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异物、慢性炎症)、生物因素(病毒)。

2,内在因素占比15%,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内分泌因素。

3,医疗因素占比8%,主要是指胃癌、肝癌、肠癌等多数确诊时已到晚期的癌症,无法再实施手术或放化疗治疗。

4,个人生活方式占了60%。研究显示,30%的癌症发生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要高出8~12倍。

身上的“痣”,是癌变信号吗?

身上长黑痣不一定就是癌症的前兆,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黑色素痣,皮肤上长黑痣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生活中大多数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皮肤上有痣的存在,不会癌变,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基本长时间大小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对于黑色素瘤的患者才需要注意,可以从临界性的黑痣转变而来,因此需要警惕有特定特征的黑痣。

比如颜色明显深浅不一边界不清晰,快速增大,在主痣周围有卫星痣等特征的是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警惕恶变的可能。

必要时需要取得黑痣组织送病理检查来明确是否恶变,发生黑色素瘤或者皮肤癌恶性的肿瘤可能。

如何判断是普通黑痣,还是黑色素瘤呢?

第一、痣通常发生于青少年,尤其儿童多见,肿物生长缓慢且有自限性,表面通常没有糜烂或溃疡状,而恶性黑色素瘤通常好发于中老年人,生长速度较快,表面常有糜烂或溃疡状。

第二、痣通常较小,色素斑直径大于5~6mm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要留心直径大于5mm的色素斑,直径大于1cm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

第三、痣表面色泽通常为红或红棕色,细胞内常无色素,细胞类型一般以梭形或上皮样类型多见,而恶性黑色素瘤通常表面为棕黑或黑色,细胞内含有色素,细胞的类型呈多种多样化。

第四、痣上皮内细胞团可有,但常较圆整,与表皮细胞之间常有完整圆形裂隙且界限清楚,而恶性黑色素瘤上皮内可有细胞团,常不圆整,与表皮交错,无明显界限、完整环形裂隙。

直言:如果黑痣长在这三个部位,要密切关注,早做筛查为妙

第五、痣很难找到病理性核分裂象,而恶性黑色素瘤通常每高倍视野大于三个病理性核分裂象。良性病变的痣通常没有炎症细胞,而恶性黑色素瘤常伴有炎细胞浸润。

医生直言:如果黑痣长在这三个部位,要密切关注,早做筛查为妙

——皮带区

腰部系皮带的区域由于受到挤压摩擦黑痣癌变的风险会随之增加,如果你发现这个部位的黑痣明显变大,并且比较突兀,那么就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手掌

这个部位的黑色素瘤高发,并且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需要注意手掌部位包括手指甲部位出现了,黑痣并且越来越明显,应该立即就医筛查。

——脚底

脚底部位由于长期受走路摩擦影响,会加大黑质发生病变的风险,此时更容易导致你的皮肤受到影响,黑痣的发生本身就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系,还是应该尽早就医筛查。

黑痣下起疙瘩是癌变吗?

黑痣下面如果起疙瘩,通常情况下有可能是该部位产生了炎症反应,但是并不一定就是代表癌变。

如果确定患者该部位是否产生癌变,一般主要是通过病理组织检查来确诊。当然产生这种硬疙瘩的表现,一般有可能是该部位出现了刺激反应,特别是机械性刺激造成局部的软组织炎症或者是形成感染。

比如有的人由于机械性的刺激而造成局部的组织坏死等,造成这种现象。也有的人可能出现了毛囊炎,所以诱发痣细胞周围的软组织产生炎症,所以这时候会由于这种炎症的表现产生疙瘩的表现。

如果出现这种现象,一般首先可以检查皮肤镜,有一定疑似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延伸——已经癌变的黑痣怎么办?

病情分析:黑痣发生癌变,通常是恶性黑素瘤,如果能够早期发现,首选手术治疗。可以距肿瘤周边1cm左右将肿瘤完整切除,而且深度要足够,最好能达到皮下筋膜层。

切除之后送病检,通过病理分级发现级别较高,可能还需要扩大切除,另外还要做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和清扫。

如果已经到晚期有转移,可能需要做全身的化疗、局部的放疗。还有些免疫疗法也可以进行辅助治疗,但总的效果还不太肯定。

总之对于恶变的黑痣,应该以外科切除为基础,综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方法,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