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3405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太长不看
海蜇富含钙和其他矿物质,热量较低,嘌呤、胆固醇也很少,拌凉菜吃不错。
海蜇传统腌制工艺会加入不少铝,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经过一定脱铝过程的即食海蜇产品,自己用含醋酸的水浸泡一下也可以去除不少铝(文中附具体浸泡方法)海蜇自带一点盐分,拌的时候少加盐。
文中最后还有官方发布的海蜇挑选方法~
有一种食材,拌凉菜特别好吃,看起来晶莹剔透,嚼起来脆爽Q弹,一口咬下去既有海鲜的鲜美又有独特的质感,夏天吃上一口绝对让食欲瞬间提升。
它就是海蜇,这位夏季餐桌上的“清凉使者”,今天就来说说它。
海蜇,就是水母家族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在我国把可食用的水母统称为海蜇。
不是所有水母都能吃,有在水族馆里五彩斑斓放光芒的,也有海蜇这样被端上餐桌的。
海蜇具体来说其实也不止一种,在我国四大海域分布着海蜇、沙海蜇、黄斑海蜇、叶腕海蜇、拟叶腕海蜇等可以食用的水母,但有占据海蜇市场的主要是前面3种。
海蜇和沙海蜇在北方沿海常见,在青岛附近海域,近些年海蜇产量下降,而沙蛰由于个头大、产量大,是当地主要的海蜇品种,还被开发出了“海蜇宴”。
黄斑海蜇则是东南沿海常见的品种。
说到水母大家会联想到有毒,那能吃的海蜇肯定没毒吧?
并不,海蜇也有毒,而且也会蜇伤人类。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海蜇就是海里会蜇人的家伙啊!
海蜇蜇伤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每年6-9月为高发期,病死率为1‰-3‰。
有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因海蜇蜇伤就诊的临床病例已超过2000例,而在世界范围,每年的海蜇伤人事件高达1.5亿次 [1]。
作为食品售卖的海蜇已经经过脱毒处理,可以安心,但是如果在海边碰到鲜活的海蜇,最好绕着走。
图为1例海蜇蜇伤救治失败的病理报告,患者,男,19岁,2021 年9月4日12时以“海蜇蜇伤6h,伴心慌、胸闷、下肢疼痛”为主诉于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后抢救失败死亡。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它蜇人,但在吃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海蜇自古就难逃被吃的命运。
从可找到的记录看,我国古人最早吃海蜇的年代不晚于西晋,已经吃了一千多年。
它出现在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里,烹饪方法是煮着吃(“人煮食之”),而唐代出现了炸着吃的记录(“炸出以姜、醋进之”),宋代腌着吃(海蜇鲊),元末明初做羹汤(海蜇羹),到了清代则是“作丝,酒、醋同拌” [2],和今天的凉拌海蜇丝就很像了。
那么说到吃海蜇,首先要了解下它的不同部位。大部分地方人们把吃的部位分为海蜇头和海蜇皮。
海蜇皮
所谓海蜇皮,就是来自类似“伞盖”的那个部位,切割展开后是一张光滑柔软的皮,它胶质厚实、软嫩顺滑。
凉拌海蜇皮,图片来源:小红书
海蜇头
而海蜇头,则是类似于“爪子”或者“触手”的那个部位(有的地方就叫海蜇爪子)。
它的口感更加筋道耐嚼,所以适合成为老醋蛰头。
凉拌海蜇头,图片来源:小红书
不过,在海蜇高端玩家(比如青岛人)眼里,海蜇还有两个必吃部位:
海蜇脑子
海蜇脑子——“伞盖”下面藏着的含有生殖腺的部位,特别鲜美,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最高的部位 [5]。煮熟后会凝固成花状,所以也叫海蜇花。
海蜇里子
海蜇里子——“伞盖”内侧的一层膜,很有嚼劲,如同瘦肉,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部位 [5]。
这两个部位市面上比较少,并不是在哪里都能享受到的美味,而是海边限定。
所以咱们还是重点说说更常见的海蜇头和海蜇皮的营养吧。
1
蛋白质不算多
水产品里鱼虾贝类都挺高蛋白的,能达到20%以上,但是海蜇蛋白含量比较低,毕竟是水分很大的生物,新鲜捕捞的海蜇蛋白质含量只有1%-3%,腌制后有3%-6%。
并且胶原蛋白占比大,氨基酸评分低,算不上优质蛋白[3]。
2
热量低
蛋白质不多的同时,海蜇的脂肪含量也非常低,胆固醇低,热量在动物性食品里也是挺低的。
每100克海蜇皮热量只有33kcal,海蜇头高一些,有74kcal。
3
钙和矿物质多
不过海蜇有一个突出的点,就是矿物质丰富,尤其是钙还不错。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显示,海蜇头和海蜇皮每100克的钙含量分别高达120毫克和150毫克。
一份从我国4大海域16个海边城市取样的新鲜海蜇(采样后浸泡一小时后即测定)的测定结果显示海蜇每100克的钙含量从47到123毫克不等 [4]。
而购自青岛市沙子口附近海域的新鲜沙蛰,每100g中钙含量最低也有80毫克以上 [5],可见海蜇的钙含量确实挺丰富的。
另外它的钾、镁、硒含量也还算不错。
4
嘌呤少
对于高尿酸和痛风的朋友,一般沾“海”字的都不敢吃。不过海蜇算个例外,海蜇丝的总嘌呤含量只有9毫克/100克,属于低嘌呤食物,可以适当吃。

5
盐
海蜇本身有一定的钠含量,每100克海蜇皮和海蜇头的钠含量分别相当于0.8克和1.2克盐,盐渍版的更高。
其实海蜇自己也带有咸味,凉拌的时候就多放醋、少放盐吧。
然而,海蜇身上也有个绕不开的弊病——有些产品可能铝含量很高。
由于海蜇含水量极高,腐败速度极快,通常适用的单纯用盐腌制的保存方法无法起效,于是人们自古摸索出了盐+明矾的方式。
海蜇的传统加工工艺被有“三矾二盐”和“三矾二水”两种说法,无论哪种都代表着过程种要3次加明矾腌制。
这样腌制后就成了盐渍海蜇,可以长期保存。
并且,用明矾和盐进行腌制时还能让海蜇里的毒性蛋白失活,达到脱毒的目的。
但……想必你已经意识到了,明矾就是那个常出现在食品安全新闻里的东西,其中含有铝,而铝太多对人体有害。
使用盐和明矾腌制海蜇。图片来源:央视七套农广天地节目
当然,这个问题早在10年前就引起了重视,随着标准制定、专项整治以及食品工艺和储存技术的进步升级,如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按照现行国标(GB 2760-202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矾在海蜇中并不完全禁用,但规定了铝残留量,不得超过500mg/kg。
作为普通消费者,考虑铝含量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选购海蜇:
1
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即食海蜇
除了盐渍海蜇,还有一种产品是即食海蜇,它在盐渍海蜇的基础上加工,经过热烫和浸泡等工艺,有脱盐、脱矾的效果 [6],买到后一般可以开袋即食,相对来说比盐渍海蜇好不少(但近几年也有检出铝超标的 [7])。
购买即食海蜇时,我们注意选择信誉好的正规企业,如果配备检测报告也属于加分项。
2
可以自己浸泡处理一下
如果说买的是盐渍海蜇,或者说买了即食海蜇还是不放心,也可以自己再冲洗或浸泡一下。
浸泡时,用加了醋酸的水效果较好,我们可以自己用醋兑一下。
一项研究里,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试验,最后发现这样给盐渍海蜇皮脱铝效果好:
先把盐渍海蜇皮切成小条,用1%的醋酸水(大概相当于1L的水加200毫升的山西老陈醋)浸泡,醋酸水的重量是海蜇的5倍,期间不断搅拌,每30分钟换一次,换水2次,总共用时90分钟 [8]。
这样处理后,海蜇中的铝含量从初始的700mg/kg以上,降低到了15mg/kg。
另一项研究是这样做的:
盐渍海蜇切条后,用20倍的清水浸泡40分钟,换一次水后再浸泡100分钟,这个过程把盐渍海蜇的含盐量从开始的16%左右降低到4%以下。
接下来,把清水换成0.05%的醋酸水,同样的静泡40分钟-换水-再泡100分钟过程,把海蜇中的铝含量从149 mg/kg 降低到了30 mg/kg [9]。
注意,上面两个试验都是对盐渍海蜇进行处理,我们买即食海蜇的话,加工时已经经过了浸泡的,大部分铝含量已是合格范围,如果不放心可以再泡一下。
必须提醒的是,浸泡复水后的海蜇非常容易变质,一定要及时吃。浸泡要看好时间并放在冷藏环境下,如果扔在常温下已经泡了忘记多久,那就别吃了。
3
在海边吃新鲜烹饪的海蜇
在海边现捕现烹的海蜇不必经过长时间腌制,很多时候是反复洗干净后直接热烫后烹饪。
也可能用明矾盐水短时间浸泡一下脱毒,铝含量比以那种以长期保存为目的多次腌制的产品要低不少。
但注意要去正规饭馆,避免自己不懂的情况下处理海蜇,未经处理的海蜇不要吃。
海边的海蜇菜肴:沙蜇里子炒白菜、沙蜇脑子炖豆腐、沙蜇爪子炒瓜、炒沙蜇边、拌沙蜇凉粉等图片来源:[5]
海蜇偶尔吃吃就好,不要太频繁。
最后这里再附一个官方发的海蜇挑选注意事项给大家参考:
一闻气味。正常的海蜇制品具有其固有的淡淡咸腥味,无其他异味。
二看外观。需具有海蜇固有的白色、浅黄色或黄褐色等自然光泽,海蜇头可呈红琥珀色。
盐渍海蜇需无泥沙等杂质、无杂色黑斑,形状基本完整、无蛰须,可有不影响外观的部分残缺(如小破洞或裂缝)。即食海蜇应长宽度适宜。
琥珀色的海蜇头
图片来源:央视七套农广天地节目
三尝肉质。应有韧性和脆感的质地,肉质厚实不松散。需要注意的是,盐渍海蜇一般需脱盐后再品尝。
此外,选购即食海蜇时,应注意外包装完整,有清晰的生产日期。如果密封不严、涨袋或袋内液体浑浊,不要购买。
你爱吃海蜇吗?
参考资料:
[1] 王双德,张群,方超,等.重症海蜇蜇伤临床救治失败1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5,20(02):278-280.
[2] 邱俊霖,巧克丽丽.古人遇上海蜇,会怎么吃[J].少儿科技,2024,(11):32-33.
[3] 狄明玉.海蜇不同地理种群种质资源评价与营养成分的差异分析[D].大连工业大学,2018.
[4] 张昕宇.不同海域海蜇中残留物、微生物、营养成分检测及分析[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5] 闫玉霞.沙蜇营养成分分析及肌原纤维自身降解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6] 吕子娟.即食海蜇标准研究及货架期预测[D].大连工业大学,2016.
[7] 谭秀慧,朱晓华,李萍,等.即食海蜇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J].食品工业,2019,40(03):155-158.
[8] 郭睿.海蜇的排铝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9] 刘丽丽.盐渍海蜇加工中铝残留的变化及安全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4.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