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3期

这样学习填词

郑梅玲

每天除了吃饭,做事,休闲,睡觉等日常生活,学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荀子在《劝学》中为后人留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名句。韩愈在《师说》中为后人留下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等名句。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中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中留下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诗句。

伟人也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如今,走进新时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重要。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喜欢宋词是从中学时代开始的,学习填词是从近年开始的。虽然填词习作不多,但持续学习是必要的。无论结果如何,学习能够让人生更加充实而丰盈。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随着年龄渐高,记忆力渐减,利用纸笔或网络记录,有时比头脑的记忆印痕更持久。在学习填词期间,整理过一些零散的学习资料,保存下来时不时看一下,还是挺有益处的。

词,又称宋词,是一种介于格律诗与元曲之间的文体。词大约产生于隋唐时期,繁盛于两宋时期。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音乐的,相当于今天的歌词。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又把词称为诗馀。由于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虽然是长短句,但全篇的字数、句数是固定的,每句的字数、平仄也是固定的。

这样学习填词

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大约有一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计算),词的这些格式又称为词牌或词谱,词牌有正体和变体之分。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即词牌。词调是最初的题目演变而来的,逐步形成词牌。

词又分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等。二字句的平仄基本是: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三字句基本是: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字句基本是律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五字、六字、七字句,基本都是律句。

一首词,只有一段的,称为单调;分两段的,称双调;有三段或四段的,称三叠或四叠。双片词中,有三大类章法:一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二是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三是并列式。

诗和词在格式上的区别,就是一词一格。初学填词,应该先选择易填写的小令,用一个词牌进行多次练习,待熟悉后再选用其它词牌。

首先,要确定好内容,按照字数多少寻找相近词牌。确定词牌要根据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婉约、浪漫,还是豪迈、奔放等,再参考词牌格调进行选择。

填词的基本程序分为立意、选调、择韵、谋篇、布局。词的章法主要是考虑开头、过片和结尾怎么写。一首好词,开头、过片、结尾应是一个整体。

词的第一句称起句。起句时,词的起调、发端要可以造势、造境或造思。造势是指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造境是指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来。造思是指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入深思,使人急于看下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

下阕第一句称过片。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一是笔断意不断,上下紧相连;二是异峰突起,对比明显。上下片的意境、感情、气脉是完整贯通的。三是上下连贯,文意并列。上下片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过片为桥,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

最后一句是结尾,也称煞尾。从内容上可分为:词意俱尽,点明主题;意尽词不尽,余味无穷尽;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景结、情结,也可以问结,或者以议论结语。

有人认为学习填词并不难,有人却始终难以入门,有的人虽然很快入门,却难以精进。每个人的爱好和擅长的东西毕竟是不一样的。

其实,无论学习什么,方法并不难,途径也有很多种,完全因人而已。可以从基础知识入手,也可以依照词牌格律模仿填写。最终如何选择,主要看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人善于钻研,有人倾向模仿,还有人很有天赋,能一目了然。我认为凡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必拘泥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