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飞来飞去的小马 小马三十万 2025年06月13日 10:48 福建 标题已修改


敦煌遗书四处流散,这几个当官的中国人应该钉上耻辱柱!监守自盗,和外贼一样可恶

1900年藏经洞开启后的十年间,6万件文物如同决堤的文明血脉,在贪婪与渎职中流失海外。

如果说看着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满载而归时我们的心情是痛心,那么看到劫后余生的敦煌遗书东运时诸多官员、乡绅监守自盗,我们的心情就一定是愤恨、耻辱! 

真正致命的蛀虫来自内部!这些身着官袍、手握权柄的“守护者”,用私欲撕碎了民族记忆。

读到1907年6月12日斯坦因离开敦煌县城时的记录,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潸然泪下,他写道:

“昂邦们(王家彦、林太清)和他们手下所有的官员们,都聚集在城东北门外的寺庙附近欢送我,祝我一路顺风。戴着红缨官帽的一群官员,以多彩的寺庙门廊为背景,这是一幅构图很好的画面。在高庙的阴影中,透露出古代东方的景象,这便是我对敦煌的最后印象”。 

前几次的文章有人吐槽以上帝视角评判历史中的小人物,说未经世事沉沦,只为立场而战。

本文就想给大家看看这些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大人物,他们识货、有钱、有权,没人逼迫,他们同样靠国宝中饱私囊

01

汪宗翰:渎职纵盗

(1902-1903任敦煌知县)

其实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不久 ,就赶紧去找领导邀功,毕竟他非常清楚这些不是自己的宝贝。所以他先拿着精心挑选的经卷去拜见了当时的知县严泽,想得到知县褒奖,也想就此和知县“同流合污”。 

不过这位知县没有留下什么信息,只知道他至少留下了两卷经卷但并没有对藏经洞采取什么措施。藏经洞遗书的流散就此拉开序幕。 

不过接下来的这位老爷汪宗翰,就不只是留下几卷经卷那么简单。 

1902年他接任敦煌知县后,一知道藏经洞的事就带着文物官绅把藏经洞翻检了一遍。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就是个巨大的图书馆,喜欢看书的多拿几卷,不喜欢看书的就意思意思拿几本做纪念。 

倒是那些精美的金属法器、佛像佛画之类的成了抢手的宝贝,如果可以穿越,看到这一幕真想穿越回去把藏经洞重新堵上,因为就是从这一刻起,敦煌遗书的四处流散被加速了。

获得消息的其他官绅都趁机设法捞点油水,所以藏经洞门大开,第一个就该怪汪宗翰的渎职!纵盗!最可恶的是,之后王道士多次送来佛经、佛画给汪宗翰,依然得不到他的任何奖励和肯定。 

一怒之下,王道士选择了越级汇报,运上一箱敦煌遗书去拜访了河西走廊的最高长官,这些宝贝成了官员们之间礼尚往来的道具,这个决口就更大了。 

这几个监守自盗的敦煌罪人

甘肃省府在知道藏经洞的消息以后曾经下令敦煌县把文物就地封存,这个事并不难,严严实实地封上,而不是一个小破门一把小烂锁还有钥匙,就没有后来的事。 

可这位汪县令,为了应付交差又带了一批人到莫高窟,把所有写本、绘画等“检点”了一份,还煞有介事地编制了一份粗略的官方目录,趁着这次盘点,又顺手牵羊了一部分宝贝。 

私留经卷、编制假目录、纵容抢夺,汪宗翰渎职纵盗,罪不可恕!

02

何彦升:假公济私

接下来上场的这位是扬州人何彦升。 

何彦升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何莲舫的长子,何莲舫官至江西吉安前知府,退休后回扬州买了盐商私宅瓠园,何彦升就在扬州的豪宅里学习生活了18年。 

按扬州地方文史专家的研究,何彦升天资聪颖,文才过人,被称为“何世通”,他们还是希望以这位历任甘肃布政使、新疆巡抚,还被西太后亲自任命为钦差大臣的乡贤为荣,所以在他去世后还有地方文化名人题挽联:“身行万里路,能通六国书,无怪群公欲使班超定西域;凄凉玉门关,呜咽陇头水,早知今日不如何逊在扬州。 

在家乡人眼中,何彦升是抢救敦煌经卷的大功臣,还专门写“何彦升率车队历时四个月,行万里路,跨越数省,终于不辱使命将莫高窟藏经洞中所余经卷等大量珍贵文物押解回京城,全部交京师学部。 

何彦升回京城后,受到清廷最高礼遇,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亲自面见何彦升,夸赞他这件事办得好;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代表清廷在府上设午宴为何彦升接风,并邀胞弟载涛和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兼学部大臣张之洞作陪。 

受到西太后的嘉奖,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真的是没什么好吹牛的。所以我相信《敦煌遗珍》里的版本:1910年敦煌遗书押运进京事件中,甘肃布政使何彦升的处置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何彦升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女亲家、所谓的版本目录学家和收藏家李盛铎得到经卷,专门安排李盛铎的外甥傅宝华做“解送委员”,从经卷的包装起运开始,就对一众乡绅的窃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也顺手拿几卷。 

之后更是直接把6辆大车的经卷直接拉到李盛铎的家里(说起来不生气都不行,装的时候还带挑肥拣瘦的,一些残卷就丢掉了),李盛铎又叫上自己的亲家、女婿何震彝还有好朋友(估计是他们认为识货的),花了三天时间挑走了数百个经卷。 

本来被那些外国强盗们挑完好东西就没剩多少了,几位大专家大学者一上马,又拿走了十分之一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李盛铎在京圈藏书界鼎鼎有名,连明清档案,八千麻袋的资料他都收藏过)

最可恶的是!!他们知道这样数量就不够了,于是,直接把一些长卷撕裂成好几段充数!! 

要多可恶有多可恶。到了李盛铎晚年,因为涉及官司,他的藏卷由子女出售,以8万日元把这些国家宝藏出售到日本。 

参与挑选的几位“学者”后来都有经卷出售,说前面的情节是杜撰,我是不信的。 

所以,天资聪颖的何彦升,这是用国家宝藏做了一次最不端的假公济私的示范! 

国图所藏的两组《维摩诘经》系列残卷,BD442、BD542、BD733、BD731、BD470、BD627、BD552、BD625、BD568、BD856共十号残卷,可以首尾依次相连,缀合为一卷完整的《维摩诘经》卷中。 

(图源:古籍)

另一组BD7909、BD1951、BD2043三号残卷,也可以拼合为一卷完整的《维摩诘经》卷下。这些缀合后的残卷,不仅恢复了文献的原貌,还揭示了李盛铎等人当年盗窃、撕裂经卷的手段。 

铁证在手,还有什么好辩解的!谁家好人撕别人的藏书阿!

重复一下文中出现的几个共犯,请大家记住他们:严泽、汪宗翰、何彦升、李盛铎、傅宝华、陈泽藩、刘廷琛、何震彝、方尔谦,道貌岸然、监守自盗的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