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寒病因势利导:
阳性病过程(祛邪)——太阳病(表病、汗法)、少阳病(气机病、和法)、阳明病(里病、吐、清、下法);
阴性病过程(扶正)——少阴病(表病、助阳温经法)、厥阴病(气机病、回阳救逆法)、太阴病(里病、助阳温里法)。

2、太阳病(汗法):自汗病势——解肌法(桂枝汤证类方);无汗病势——发汗法(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

3、阳明病(吐、清、下法)——上越病势(瓜蒂散证)、里热病势(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下夺病势(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

4、少阳病(和法)——兼表证(柴胡桂枝汤证)、兼里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兼其它证(四逆散证、小柴胡汤证类方)。

5、少阴病(助阳温经)——阳虚表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阳虚表寒(真武汤证、附子汤证)、表里虚寒(通脉四逆汤证、白通汤证)。

6、太阴病(助阳温里)——四逆汤证、四逆加人参汤证、通脉四逆汤证。

张仲景伤寒论,中医6经辨证,理法方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