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包容与忍让之五
当你对一个人一件事产生怨恨的时候,需要用好的念头来消弭自己心中的怨念。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什么样的念头决定你是什么样的心态。所以改变念头,将好的念头植入到情绪中时多么的重要。
我以我的经历做个举例吧。人与人的经历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我的经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参考,但是可以举一反三的。
我说过我跟外人没有什么交集的。我的心中也没有什么怨恨。我此生的爱与恨都是因为我的家人。
可是对待我的家人,我只有爱,哪里来的恨。怨,是有的。很深。
当年妈妈去世以后,家里的人都渐渐地各自有了家庭,包括我的父亲。从那以后他们都不太在意我了。我心中是有说不出的幽怨的。
后来随着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四处漂泊,这种幽怨的感觉就越积越深。
就是每当想起爸爸的绝情和冷漠的时候,我就会用小时候他对我的各种好来劝勉自己,化解心中的怨念。怨念生起时我还小。当我懂得自我化解的时候,心中的怨念已经很深。所以化解这些怨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09年,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年,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每天早晨醒来躺在床上,经常会想起家里人对我的好,然后就止不住地流泪。那一年我流了很多泪。其实我这个人不爱哭的,大概小时候眼泪都流干了的缘故吧。
那一年之后,我对家里的人的怨念就不深了。其实我对他们只有爱。只因为爱得太深,曾经太依恋,所以不知不觉的产生了怨。
我就是这样,用他们的好来不断化解自己心中的怨。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彻底消除心中的怨念的。反正后来很少想起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委屈的事情。现在我想起我的家人时只会觉得感谢。感谢他们曾经深深地爱过我。让我感受到人世曾经真的很温暖。也算不枉此生。
除了家里人以外,我对外人是没有怨恨的。如果有人真的让我不开心的话,给我一个回头的时间,就会忘掉了。顶多睡一觉就好了。
转念,把好的意念植入到生活中,是改变心态的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如果我的孩子让我生气的话,也是要转念。多想想她的好,很多怨念就会得到很好的安慰。心也会跟着柔软起来。
西语如斯:我的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在包容她,同时在不断地改变我自己。
嘟嘟和得得:看过楼主的另一篇帖子,关于孩子的。叛逆,是青春期孩子的通病,只不过有的明显些。
西语如斯:不知道别的妈妈是怎么度过孩子的叛逆期的。我的孩子叛逆期时我就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嘟嘟和得得:其实,最难的包容,就是来自亲人之间。因为关系密切,所以不注意维系,所以口无遮拦。往往自己最坏的脾气都给了最亲的人。
这么多年,我非常能忍的脾气多半都是拜婚姻所赐。我家男人,是一个随心所欲发脾气的人,他一发脾气,全家人(包括父母),都战战兢兢。一般只要不过分,我都会忍忍忍,太过分,就会争吵,一般会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因为不吵赢他是不会罢休的,为了能赢,所有打击人侮辱人的话都会脱口而出。可以说,他是我人生里最难相处的人,没有之一。
语言也会是一把利剑,让人伤痕累累。所以,当朋友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这句话别人听了会不会不舒服。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别人舒不舒服关我什么事,当你这么想的时候,至少说明你的内心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善良。
嘟嘟和得得:看得出来,楼主姐姐不擅长带孩子。而你家宝宝,小的时候肯定是一个有主见的小孩,只是表现得很乖而已。长大了,自己完全做主,再加上青春期叛逆,会让大人一下子不适应。
西语如斯:我曾经以为我是个很成功的妈妈,哈。我的宝宝无论到哪里,都会被人赞不绝口的。那个时候我曾经以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哈哈,想不到后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汉堡包队长2019:女儿变了,上大学后,她要准备飞翔;你也变了,你更看懂这个世界。她眼中无限向往的这个社会,在你看来却都是虚妄。你是对的,但如果期望孩童读懂相对论,受伤的只能是家长。你的女儿相较于同龄孩子或许已经很懂事了,她的烦恼却在于有一个更“懂事”的妈妈。
西语如斯:你说得对。后来我不断的改变与她的相处模式,不断地寻找适合我与她的相处方式,慢慢地,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但是这个过程,我有时候有点承受不来。后来我发现她变得越来越好了,她也是不断反思不断改变自己的,我也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最后我也发现自己比从前更柔和更好了。
但是,整个过程,让我觉得有点精疲力尽,心力交瘁的感觉。
ty_心境189:看了这段明白了,教育孩子还是先修自己,孩子象自己的影子。
开始起修的柔柔妈:观点不同就把对方当作错误来处置是多么大的错误。这句话真是妙极了!
西语如斯:虽然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人性会不断的升华和超越。但是心会死的,心死了,有时候就再难活过来了。所以人会变得越来越寡淡,越来越寂灭。
嘟嘟和得得:每个妈妈对孩子都是付出了全部的爱,但是却有些人不注意细节,大人的语气表情都会被孩子记在心里。我对孩子也一直和颜悦色语气温柔的,所以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怼我,我内心是崩溃的,完全不能接受,真是谁的脾气好,就欺负谁啊。这也是一种失误,在孩子面前,没有家长的威严,也不行。
西语如斯:是哦,刚开始我也很崩溃。我一个人,付诸了一生的心血把她养大,结果落得什么都不是,那是真的绝望。可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让她这样下去,也不能不管她,然后我就不断的改变自己,不断的调整与她的相处方式。这个现在说说很轻松,当时做起来很难。
王佐2013:此楼内容就像描述我一样。关于那温暖,恍惚间影像就在眼前、声音就在耳边,内心温存亲切。抬首看真切时,只见遗憾和苍凉。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