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修身 修心
作为瑜伽人,体会最深的就是这四个字:“慢即是快”!
练习的时间越久,体会也是越深!
初练瑜伽时,有位老师曾说:”僵硬,是上天给你最好的礼物”。但对于一个刚刚接触瑜伽的练习者来说,怎么也理解不了这句话,僵硬,可能宛如阶级敌人般的存在,是体式提升过程中最大的拦路石!
“你越急着抵达终点,越会错过路上的风景”,就是这样,也许有的人天生比较柔软,直接跨过了从僵硬到柔软的过程,也就很难体会到身体一点点进步、某一天突破自己的欣喜和兴奋;瑜伽,正是以“滴水穿石”的练习,获得身心的勇气和力量。
“慢,是身体的诚实语言”
初学瑜伽时,总想立刻做到完美体式,后弯要深,倒立要稳,却忘了身体的变化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当你放慢呼吸,学会像观察一片舒展的树叶般感受肌肉的苏醒,就会发现:原来“慢”才是最快的捷径。

体式的演绎,并不是固定的一个模式,《瑜伽经》中说:“稳定而舒适的姿势,就是体式。”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练习者,体式是相同的,又是因个体不同而不同的:如果在战士二式中急于追求幅度,膝盖会抗议;如果在树式里腿抬得过高,不免晃来晃去。慢下来,仔细听,用心感受,也许你会听见关节的轻声细语、或者还会听见筋膜的嘤嘤低唱!
“快,是会藏在慢的褶皱里”
有位阿斯汤加前辈分享:我花了三年’慢练’拜日式,某天突然发现,曾经做不到的穿越竟轻盈如羽。
这像极了春日里的竹子,需要四年在地下缓慢延展扎根,到第五年才会穿土而出疯狂生长。
现代科学发现:筋膜需要每秒不超过1厘米的拉伸速度,才能真正延展;而大脑在慢动作中,反而能建立更牢固的运动记忆。所谓“快”的突破,不过是无数个“慢”的瞬间慢慢累积成的礼物。
“生活,才是瑜伽的终极哲学”
艾扬格大师曾说:“瑜伽是让我们学会等待的艺术。”
每天垫子上的一小时,会让身体在慢节奏中逐渐释放;而生活中,也尝试去留出一段时间,在慢节奏中找到厚积而薄发的密码。
在这追求倍速的时代,或许真正的效率,是愿意为一呼一吸留白,像山间溪流般潺潺而行,看似迂回曲折起伏艰难,却是顺势而行,终将抵达大海!
也许你今天的练习可以换一种方式,选一个最普通的体式,或者是简单的拜日序列,用比平时慢一倍、甚至两倍的速度来慢慢完成,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细微震颤的,体验慢动作下的身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