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常被赞誉为 “宇宙的通用语言,自文明诞生以来便是人类进步的无声架构师。从古代巴比伦人用泥板计算天文周期,到现代科学家解码量子物理的奥秘,数学一直是解锁自然秘密的钥匙。它不仅是教科书中的学科,更是编织人类知识网络的核心脉络。

然而,当前教育体系常将知识割裂:数学、物理、化学、语言、历史等被划分为孤立学科。学生耗费数年记忆公式与事实以追求高分,却未能洞察学科间的内在关联。例如,物理学中的运动与力依赖数学模型,化学的化学计量与热力学充满数学原理,甚至语言学中的语音模式也可用二进制逻辑分析。割裂学习让学生错失知识全貌,终身难以触及本质。

破局之道在于回归整合性、体验式学习。传统游戏与活动便是绝佳起点:折纸将艺术与几何结合,折叠间揭示对称、角度与空间关系;围棋的战略布局暗含模式与概率思维,类似数学建模;硬币、玻璃球、木棒等简单物品可直观演示二进制与基础算术 —— 正如古人用石子计数、绳结记事,这些动手实践呼应着人类认知世界的原初方式。

一张看似简单的 “微型乘法表1×1  5×5)更是强大工具。通过它,勾股定理、平方数、根号、三角函数等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以平方数关系为例,学生可直观理解几何定理;通过乘法表规律,微积分的导数思维亦能初现端倪。这种从基础推导本质的方式,让复杂知识褪去晦涩外衣。

翻开英法德意西和日韩语等多语言原版物理教材(包括许多中文版),会发现数学 —— 尤其是三角与几何 —— 是所有学科的底层逻辑。语言学中的语法结构,本质上也是 “乘法游戏” 的延伸。当知识以整合视角呈现,学生将不再困于学科壁垒,而是看见数学作为 “自然规律的通用表达” 如何贯穿万物。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串联人类文明的基因。以整合体验为舟,以基础数学为锚,我们能帮助孩子挣脱 “高分低本质” 的陷阱,让他们在折纸的褶皱里看见几何,在围棋的落子中感知概率,在乘法表的排列间触摸宇宙的韵律。这才是教育的终极意义:让知识回归自然,让思维与文明的底层代码共振。

在英语国家,有很多中学生选学一部分大学课程。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世界一流的大学学习,就会发现国内按部就班的学习是根本无法适应的,已经远远输在在起跑线上。

以下是相关资料介绍:

美国:美国有多种途径让中学生接触大学课程。

AP 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即大学先修课程,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完成课程后参加 AP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获得大学学分。几乎所有美国大学都认可 AP 课程学分,这能帮助学生在大学节省时间和学费。

Dual credit classes:大学老师到高中教授大学课程,学生在 10  12 年级可参与,取得相应成绩就能获得大学学分,不用仅依靠考试来决定是否获得学分。

英国:英国的 A – Level 课程体系为中学生提供了类似大学课程的学习体验。

课程设置:A – Level 是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广泛用于大学入学资格评定。课程通常分为 AS Level(第一年)和 A2 Level(第二年),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大学要求选择科目,课程注重学术深度和知识广度,强调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其严格的学术要求和灵活的选课模式,让学生能提前接触到大学水平的学术课程。

考试评估:A – Level 的评估主要依靠期末考试,大多数科目的评估形式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和论文等,成绩采用字母等级制,从 A*(最高等级)到 E(及格)不等,直接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录取资格。

其他英语国家: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A – Level 课程也被广泛认可,是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这些国家的教育体系也有类似的设置,例如澳大利亚的一些州有专门的高中教育证书课程,允许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部分大学课程,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做准备。加拿大的某些省份也提供类似的机会,让优秀的中学生能够挑战更高水平的学术课程,提前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如果您经常读我的文章,现在肯定会明白:只要能大概熟悉几百个源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常用构词部件(相当于汉语中的偏旁部首),稍加练习,就可以轻松读懂英法德意西等众多语言的原版教材。

现在,用英语原版A-Level教材验证。

【英语】Assume that there is no friction – the only force acting on the object is its weight. This weight can be resolved into two component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slope.

【汉语】假设不存在摩擦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唯一力是其重力。这个重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

分解一下:

【英语】Assume that there is no friction

【汉语】假设不存在摩擦力

【英语】assume[əˈsjuːm; (US) əˈsuːm]vt.  assumed, assuming1. 假定;假设

I assume you always get up at the same time.我想你总是在同一个时间起床。

2. 采用;承担

to assume new duties承担新的职务

拆解:as+sum+e

【英语】consume [kənˈsjuːm; (US) kənˈsuːm]vt., vi. -sumed, -suming1. 吃,喝2. 消耗;消费;花费

His old car consumed much gasoline.他的旧汽车耗油很多。

3. 毁灭;烧毁

The fire soon consumed the old wooden buildings in the neighbourhood.大火很快就烧毁了这一带的旧木头房子。

拆解con+sum+e

请家长朋友帮助孩子通过比较的方式熟悉绍assumeconsume

assume 词源

  • 词源追溯 assume 源自拉丁语 “assumere” ,由前缀 “ad -”(意为 “去,趋向” ,在 “s” 前同化为 “as -” )和词根 “sumere” 组成“sumere” 意为 “拿,取” 

  • 含义演变 :字面意思是 “拿起,接受” ,演变出 “承担(责任、职务等,即拿起责任)” ,以及 “假定,假设(拿起一种观点)” 等含义。比如 “We assume that he is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在被证明有罪之前,我们假定他是无辜的

consume 词源

  • 词源追溯 consume 来自古法语 “consumer” ,可进一步追溯到拉丁语 “consumere” ,由前缀 “con -”(表示加强意义)和词根 “sumere”拿,取” )构成

  • 含义演变 :原义为 “完全地拿取” ,引申出 “消耗、消费(把东西完全拿走使用” ,像 “This car consumes a lot of fuel”(这辆车消耗很多燃料;也有 “使着迷(精神上被完全吸引拿走注意力” 等含义

二者词源关联与区别

  • 关联 assume  consume 拥有相同的词根 “sumere” ,都和 “拿,取” 的概念相关

  • 区别 :前缀不同带来语义差异“as -” 表趋向、加强assume 侧重于对责任的承担或观点的假定“con -” 表加强consume 侧重于完全地拿取、使用,即消耗、消费方面

【英语】friction[ˈfrɪkʃ(ə)n]n.1.摩擦力

Friction gradually caused the sliding box to slow down and stop.

摩擦力使向下滑的箱子渐渐慢下来后停住。

2. 摩擦

Matches are lighted by friction.

火柴由摩擦而生火。

3. 倾轧;冲突

constant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两国之间一再发生的冲突

There is some friction among the family members.

家庭成员间有些摩擦。

The constant friction between the young couple finally caused divorce.

小夫妻俩之间经常的冲突终于导致了离婚。

拆解fric+tion

重点熟悉:dic-表“说”,pic-=pig-,表“画”,fic-=fac-=fec-=fig-=fash-表“做”,fric-表“摩擦”。

以下是 10 个用到 fric –(摩擦)的英语单词:

1. friction:读音 /ˈfrɪkʃn/ ,名词,常见意思为 “摩擦;摩擦力” ,也可表示 “冲突;不和;分歧” 。例如:“The heat was generated by friction.”(热量由摩擦产生。“There is som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departments.”(这两个部门之间存在一些矛盾。

2. frictional:读音 /ˈfrɪkʃənl/ ,形容词,意为 “摩擦的;由摩擦产生的” 。如:“frictional force”(摩擦力

3. fricative:读音 /ˈfrɪkətɪv/ ,作形容词时意为 “摩擦音的;由摩擦产生的” ;作名词时意为 “摩擦音” 。比如:“/f/and/v/are fricative sounds.”/f/  /v/ 是摩擦音。

用英国高考原版教材揭示如何帮助中小学生轻松快乐学习英语

4. frication:读音 /frɪˈkeɪʃn/ ,名词,意思是 “摩擦” 

5. defriction:读音 /ˌdiːˈfrɪkʃən/ ,名词,指 “去摩擦;消除摩擦” 

6. antifriction:读音 /ˌæntiˈfrɪkʃn/ ,形容词,意为 “减摩的;抗摩擦的” ,例如 “antifriction bearing”(减摩轴承

7. semifriction:读音 /ˈsemiːˌfrɪkʃn/ ,名词,表示 “半摩擦” 

8. overfriction:读音 /ˈəʊvəˌfrɪkʃn/ ,名词,可理解为 “过度摩擦” 

9. fricative – voiced:读音 /ˈfrɪkətɪv vɔɪst/ ,名词短语,指 “浊摩擦音” 

10.dentifrice:读音 /ˈdentɪfrɪs/ ,名词,意为 “牙膏;牙粉” ,词源上表示用于牙齿摩擦清洁的东西

【英语】the only force acting on the object is its weight.

【汉语】作用在物体上的唯一力是其重力。

【英语】force[fɔrs /fɔːs]n.  力量势力武力v. 强迫推动强夺

拆解:for+ce(名词后缀)

重点了解:for-源自拉丁语fort-(力),在法语中t脱落了。

【英语】This weight can be resolved into two component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slope.

【汉语】这个重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

【英语】parallel [par·al·lel || ‘pærəlel]n.  平行相匹敌之物对比v. 平行相比相似adj. 平行的相似的

拆解:para+(a)ll+el

【词源】

  • 希腊语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希腊语 “parallēlos” ,表示 “平行” 。它由 “para -”  “allēlois” 组成。其中 “para -” 意思是 “在旁边、在周围” “allēlois” 源自 “allos” ,意为 “其他、别的” ,表示 “彼此” 。合起来 “para allēlois”  “相互并列、彼此在旁” 

  • 进入拉丁语和法语:后来传入拉丁语变为 “parallelus” ,继而进入法语成为 “parallèle” 

  • 进入英语:约在 1540 年代,英语从法语和拉丁语中引入 “parallel” ,最初用于几何学领域,描述线条 “在同一平面上但无论怎样延伸都不相交” ,或平面 “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大约在 1600 年开始有了比喻义 “具有相同的方向、倾向或路线” 作为名词,从 1550 年代起表示 “与另一条线平行的线” 1590 年代起有了 “通过并列放置物品进行比较” 以及 “在所有细节上都与另一物相等或类似” 的含义1868 年出现 “Parallel bars”(双杠,作为体操器械。作动词时1590 年代作及物动词,意为 “将某物放置于与另一物平行的位置” 1620 年代起有了 “使与某物密切相似” 以及不及物动词 “像或相等,一致” 的含义

以下是 10 个包含前缀 para-(表示 “旁边、类似、辅助、超自然” 等含义)的英语单词,附释义及例句:

1. parallel

  • 释义:平行的;类似的

  • 例句The      railway tracks run parallel to the road.(铁轨与道路平行延伸。)

2. parachute

  • 释义:降落伞

  • 例句She      jumped out of the plane and opened her parachute.(她跳出飞机并打开降落伞。)

3. paradox

  • 释义:悖论,自相矛盾的说法

  • 例句“Less      is more” is a common paradox in design.少即是多”     是设计中常见的悖论。)

4. paralegal

  • 释义:律师助理

  • 例句She      works as a paralegal in a law firm.(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

5. paraphrase

  • 释义:释义,意译

  • 例句Can      you paraphrase this sentence in simpler words?(你能用更简单的话转述这个句子吗?)

6. paramedic

  • 释义:护理人员,急救员

  • 例句Paramedics      arrived quickly and stabilized the patient.(急救人员迅速赶到并稳定了患者状况。)

7. paranormal

  • 释义:超自然的

  • 例句Some      people believe in paranormal activities like ghosts.(有些人相信鬼魂等超自然现象。)

8. paragon

  • 释义:完人,典范

  • 例句She      is a paragon of honesty and integrity.(她是诚实和正直的典范。)

9. parasite

  • 释义:寄生虫;依赖他人者

  • 例句Mosquitoes      can be carriers of parasite that cause diseases.(蚊子可能是传播致病寄生虫的媒介。)

10. parapet

  • 释义:护栏,护墙

  • 例句The      old bridge had a low parapet for safety.(这座古老的桥有低矮的护栏以保障安全。)

补充说明

前缀 para- 来源多样,部分来自希腊语(如 parallelparadox),部分来自拉丁语(如 parasite)。其含义可引申为 “辅助(如 paralegalparamedic)、类似(如 paraphrase)或 “超自然(如 paranormal)等,通过词根词缀可快速扩展词汇量。

【英语】perpendicular[pɜːpənˈdɪkjʊlə(r)]adj.1. (常与to连用)成直角的2. 垂直的3. 陡的(坡)n.1. 垂直2. (前面与the连用)垂直线

拆解:per+pend+ic+ul+ar

英语单词 perpendicular 的词源可以追溯至拉丁语,其形成与几何概念中的 “垂直” 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源核心:拉丁语 perpendiculum  perpendicularis

1. 基础结构

o 前缀 per-:在拉丁语中表示 “完全地、贯穿through, entirely),常见于英语单词如 perfect(完全的)、persist(坚持)中。

o 词根 -pend-:源自拉丁语 pendere,意为 “悬挂to hang),与英语单词 pendulum(钟摆)、depend(依赖)同源。

2. 拉丁语原词

o 拉丁语中,perpendiculum  “铅垂线plumb line),即通过悬挂铅锤来测量垂直的工具;

o 形容词 perpendicularis 则表示 “与铅垂线一致的、垂直的,描述某物与水平面成直角的状态。

二、传入英语:中世纪法语的桥梁作用

  • 14 世纪:拉丁语 perpendicularis 经中世纪法语 perpendiculaire 传入英语,最初作为形容词使用,含义与现代一致,即 “垂直的

  • 词形演变:英语直接借用了法语的拼写形式,仅在词尾稍作调整(法语 -aire → 英语 -ar),最终固定为 perpendicular

三、词源与几何概念的关联

  • 铅垂线(perpendiculum)在古代建筑和测量中用于确定垂直方向,因此 perpendicular 一词从工具属性延伸为几何术语,描述两条直线或平面相交成 90 度角 的关系。

  • 这一概念在数学、工程领域沿用至今,如:

    • perpendicular lines(垂直线)

    • perpendicular bisector(垂直平分线)

五、词源记忆技巧

  • 联想场景:想象用铅垂线(perpendiculum)测量建筑是否垂直,记住 “悬挂(pend-”  “垂直(perpendicular” 的关联。

  • 拆分记忆per-(贯穿)pend-(悬挂)-icular(形容词后缀)→ “像铅垂线一样贯穿悬挂的” → 垂直的。

通过词源可知,perpendicular 不仅是一个几何术语,更承载了古代测量技术的智慧,其拉丁语根源清晰体现了 “垂直” 概念的物理起源。

============== 重要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