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全身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共同诱发,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在银屑病治疗领域,生物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重症、顽固、难治和特殊类型病例的重要治疗手段,早期启用生物制剂不仅可以促进银屑病皮损临床组织学上的逆转,改善炎症性共病的症状和体征,还可以降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风险,有利于银屑病的全面管理,结合银屑病相关指南和共识[1-7],本文对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生物制剂进行盘点。
1
TNF-α 抑制剂
TNF-α 是一种涉及到系统性炎症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 T 细胞分泌,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TNF ⁃α 抑制剂能抑制体内的 TNF-α,从而减少银屑病皮损的产生,缓解皮肤炎症,改善症状,常用的 TNF⁃α 抑制剂见表 1。
表 1. TNF ⁃α 抑制剂
2
IL⁃12/23 抑制剂
IL-12/23 处于银屑病发病机制上游,能激活 Th17 细胞产生 IL-17 等致炎因子作用于角质细胞,是银屑病发病的开关。乌司奴单抗可特异性结合 IL-12 和 IL-23 的共有亚基 p40,拮抗 IL-12 及 IL-23 的信号传导,从而阻断后续的级联生物效应而发挥治疗作用[8]。
表 2. IL⁃12/23(P40 亚单位)抑制剂
3
IL⁃23 抑制剂
IL-23 抑制剂是一种特异性抑制 IL-23 p19 亚基从而降低 Th17 通路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古塞奇尤单抗可特异性结合 IL-23 特有的亚单位 p19。
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是一款靶向 IL-23 的人源化 lgG1/k 单抗,它旨在选择性地与 IL-23 的 p19 亚基结合,并抑制其与 IL-23 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作用于 IL-23 靶点能够优先抑制银屑病患者的炎性病变。
表 3. IL-23(P19 亚单位)抑制剂
4
IL⁃17A 抑制剂
IL-17 家族包含一系列细胞因子,IL-17A 多由 Th17 细胞分泌,是银屑病中最主要的炎症介质之一,可与 TNF-α 等其他细胞因子共同驱动炎症的发生发展。
-
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 -
依奇珠单抗是人源化的 lgG4 单克隆抗体,能够选择性结合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7A(IL-17A)并抑制其与 IL-17 受体的相互作用; -
夫那奇珠单抗具有「创新结合表位」,为我国原研 IL-17A 抑制剂,与 IL-17A 受体高度重合,高效靶向阻断 IL-17A 通路,有效减轻银屑病的症状; -
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是重组全人源抗 IL-17 单克隆抗体,靶向 IL-17A,通过抗体特异性结合、清除发病机制关键通路 IL-23/IL-17 轴中的核心效应因子 IL-17A,阻断与 IL-17RA 的结合,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而达到较高的皮损清除率。
表 4. IL-17A 抑制剂

5
IL⁃17RA 抑制剂
布罗利尤单抗是以白细胞介素(IL)-17RA 为靶点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阻断 IL-17A,还能抑制 IL-17C、IL-17E 和 IL-17F 介导的炎症反应。
表 5. IL-17RA 抑制剂
6
IL-36R 抑制剂
佩索利单抗靶向 IL-36 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脓疱型银屑病(GPP)发生机制中的主要信号通路 IL-36 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从而发挥治疗作用,2022 年 12 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佩索利单抗用于成人 GPP 发作的治疗。
表 6. IL-36R 抑制剂
策划 | Ellen
作者|Wenyu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 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7):573-625.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银屑病生物制剂达标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3):191-203.
[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1)[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2):1033-1047.
[4]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等.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 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 21(8): 705-714.
[5]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 ( 2021)[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 7) : 559-581.
[6] 蔡祯, 陶娟.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2023,15(1):1-8.
[7]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依奇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专家共识 [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2,16(3):25-231.
[8] 晋红中,郝飞.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 [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9,13( 3) : 177-182.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