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肢体接触的渴望似乎刻在DNA里。
比如喜欢抱抱、亲亲、贴贴……
当身边没有亲人、宠物可以亲近时,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出门,和一棵树贴贴。
今年春天,社交媒体突然掀起’抱树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很多年轻人相约’抱树兴趣群’,举办’抱树挑战赛’,还有人专门拍摄《抱树vlog》。
这股热潮甚至引起学界关注,四川大学的两位人类学博士就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当代城市青年’抱树’行为的多物种民族志研究》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随着话题发酵,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仰望大树’、’我的树朋友’等衍生话题。
树木真的具有治愈力量吗?听起来或许有些神秘,但当我们实地体验后,发现确实能感受到独特的安抚效果。
不仅如此,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自然疗愈的效果。
当我们拥抱树木时,粗糙的树皮触感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安抚信,树木释放的芬多精能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而仰望树冠时,阳光透过叶片形成的斑驳光影,更能引发内心的宁静感。
擅长「治疗性拥抱」的心理学家 Kraushaar 博士也建议,人可以通过与人或树木持续拥抱 21 秒,来激发催产素,提升信任感与平静感。
抱树为什么能抗抑郁?
当我们赤脚接触地面或直接拥抱树木时,身体会吸收地球表面的自由电子,这种现象被称为’接地’或’地球化’。
2012年发表在《环境与公共卫生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接地可以显著降低皮质醇水平(压力激素),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树木作为地球能量最集中的自然物体之一,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这种平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疗法,叫“抱树疗法”,最早是一项来自北欧的心理疗愈。
1973年,美国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在他1984年出版的《亲生命性》一书中指出,人类天生喜欢与其他生物在一起:
“人类对自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爱,这是一种本能和自然的动力,铭刻在我们的DNA中。”
在芬兰北部,每年8月甚至会举行“抱树大赛”,挪威的’friluftsliv’(户外生活哲学)强调与自然共生,韩国的’Sanlimyok’(森林疗愈)也提倡通过森林漫步来恢复身心平衡。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靠抱树治愈抑郁的:
01
张阿姨的退休抑郁疗愈
62岁的张阿姨退休后陷入了深深的失落感。

‘突然间没人需要我了,整天对着电视发呆,连饭都不想做。’
女儿建议她每天早上去公园散步时抱抱树。
‘开始我觉得很傻,但试了几天后,我发现那些大树就像沉默的朋友,不会评判我,只是静静地支持我。’
三个月后,张阿姨不仅情绪明显改善,还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自然的退休朋友,他们现在每周组织’树木观察’活动。
02
程序员小李的压力管理
29岁的软件工程师小李长期受工作压力和失眠困扰。
‘有天加班到凌晨,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种崩溃的感觉。公园里那棵大银杏树在月光下看起来特别安详,我鬼使神差地走过去抱住了它。’
小李回忆道,’那种坚实的感觉让我一下子平静下来,回家后睡了半年来最踏实的一觉。’
现在他养成了每天午休时去公司附近抱树的习惯,工作效率和情绪都显著提升。
03
林林的’考试树’
17岁的高二学生林林曾因学业压力患上焦虑症。
‘模拟考排名下滑后,我整夜失眠,手心总是出汗。’
心理老师建议他试试抱树疗法,他选择了校园里一棵粗壮的法桐。
‘考试前我都会去抱它五分钟,把脸贴在凉凉的树皮上,心跳就会慢下来。’
小林说这棵树是他的’幸运树’,’抱着它的时候,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现在他不仅成绩回升,还组织了’校园树友会’,带着同学们一起认领各自的’心灵树’。
这些真实案例印证了爱德华·威尔逊的’亲生命性’理论——无论年龄、性别、职业,人类都能在与树木的互动中获得治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或许我们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棵树。
它可能在公司楼下,可能在校园角落,也可能在小区花园——这些沉默的巨人始终张开怀抱,等待给予我们最质朴的慰藉。
孩子抑郁了,我们该怎么引导他
走出家门,感受自然,拥抱大树呢?
当发现孩子陷入抑郁情绪时,作为家长最揪心的就是看着他们整天蜷缩在房间角落,像棵蔫了的小苗。
别着急,我们可以像园丁照料植物一样,用自然的力量慢慢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下面这些方法,或许能帮孩子推开那扇紧闭的房门,一步步走向户外的阳光与绿意。
第一步:从窗台开始搭建’自然桥梁’
别急着把孩子拽出门,抑郁状态下的孩子就像受惊的蜗牛,突然的刺激会让他们缩回壳里更深。
可以先在孩子的活动半径内布置些自然元素:
在书桌放个玻璃瓶养几根绿萝,窗台摆盆碰碰香(手指一碰就散发清香的多肉),这些’不会说话的小伙伴’往往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