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92期(总第235期)

什么是挤韵、撞韵和连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挤韵、撞韵和连韵是三种需要避免的押韵问题,以确保韵律的和谐与美感。

挤韵(亦称“犯韵”“冒韵”)指在诗句的非韵脚位置(尤其是句内)过多使用与韵脚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导致音韵重复,影响诵读流畅度。简单地说,就是在诗句中非韵脚字与韵脚音近,干扰主韵。

例如,若韵脚为“安(an)”,而句中非韵脚字如“山(shan)”“满(man)”等多次出现,形成挤韵。

比如,“江畔孤舟夜泊安(an),寒风袭帐烛光残(an)。” 句中“畔(pan)”“残(can)”与韵脚“安(an)”同韵,造成音韵堆砌。这样就破坏诗句的节奏感,显得生硬冗余。

一文弄懂,什么是挤韵、撞韵和连韵(珍藏版)

撞韵:在非押韵句的末尾(白脚),比如绝句的奇数句使用了与韵脚相同韵母的字,造成非刻意押韵的冲突。简单地说,就是非押韵句尾字意外押韵,破坏节奏。

例如,“一七辙(i、ü、er。”韵的诗中,若第三句末字为“里(li)”韵,比如“清风拂面柳依依(yi),碧水潺潺绕石矶(ji)。独立小桥人寂历(li),斜阳渐落暮云低(di)。”第三句末字“历”与韵脚同韵,形成撞韵。这样就干扰主韵的和谐,使韵律失衡。

但是,唐代李白的《望敬亭山》、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及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名篇,均未顾忌“撞韵”。

连韵(亦称“重韵”):指相邻或连续的句子重复使用同一韵脚字同一韵部内字词过度集中,缺乏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连续或重复使用同韵字,缺乏变化。

例如,若连续两句押“秋(qiu)”韵,“登楼望月又逢秋(qiu),落叶纷飞满目秋(qiu)” 此处“秋”字重复使用,构成连韵。这样就导致韵律单调,削弱诗的层次感。

总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挤韵、撞韵和连韵是三种常见的韵律问题,它们对诗歌的音韵美和整体效果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调整诗句的结构,避免直接的音韵冲突。在遵守格律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诗歌的音韵美和流畅性。通过灵活调整用字,兼顾诗意与音律,使诗歌朗朗上口,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