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囊肿患者反馈,手术后不久,又会出现新的囊肿,问:“有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是有的。在中医看来,囊肿是人体正气亏虚,邪气(如痰湿、瘀血、热毒等)积聚的结果。
人体正气不足,无法抵御外邪,自我修复能力下降,邪气得以在体内滋生、发展,最终形成囊肿。
在西南农村,野外生长着一味具有抗癌潜力的中药材,堪称“植物黄金”,它就是红豆杉。
它,性平,味苦,归肝、肾经,能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现代研究发现,红豆杉中的紫杉醇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对异常增生的囊肿同样具有调节作用。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肝肾囊肿,配伍得当,往往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去年接诊的王女士,B超显示肝右叶4.2cm囊肿,伴右胁持续胀痛,进食油腻后加重,面色晦暗,舌质紫绛边有瘀斑,脉弦涩。
辨证属气滞血瘀、毒结肝络。
于是,给她开方:红豆杉(先煎)、醋柴胡、丹参、茯苓、泽泻、炒白术、莪术、八月札、生牡蛎、甘草。(红豆杉有毒,切勿擅自用药。)

王女士服药14剂后胁痛减轻,舌苔好转。
于是,调整方剂,加入黄芪、薏苡仁扶正固本,续服2个月多月,复查囊肿完全吸收。
我们来看这个方子为什么能够消囊肿?
醋柴胡+八月札疏肝理气:醋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八月札疏通肝络气滞,助柴胡增强疏泄之力,从气机层面阻断囊肿生成。
丹参+莪术活血化瘀:丹参素称“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可改善肝血瘀滞,促生新血;莪术破血攻坚,专攻肝络瘀血凝结,化解囊肿包膜。
茯苓+泽泻+炒白术健脾祛湿:茯苓健脾利湿,可渗泄肝经湿浊,泽泻利水渗湿,导湿邪从小便出,炒白术健脾燥湿,固护中焦以绝痰湿生化之源,防止湿瘀互结再生囊肿。
红豆杉+生牡蛎软坚散结:红豆杉解毒破积,直攻囊肿毒邪,生牡蛎咸寒软坚,软化囊肿坚硬之壁,内外合击以消囊肿有形之结。
甘草调和诸药:甘草调和诸药急燥峻烈之性,缓肝急、护胃气,使全方攻邪不伤正。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款扶正祛邪消囊茶:红豆杉3g(需专业炮制)、炒薏玫瑰5朵、陈皮3g,沸水冲泡代茶,每周不超过3次。
特别提醒:红豆杉具有一定毒性,必须经专业炮制,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采摘野生红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