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觥筹交错”的觥,是一种盛酒器,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作为国宝级文物,这件青铜觥有两点最为独特奇绝之处:
一是器形。
整器呈角状,微微翘起。 又如半艘龙舟,造型可谓独一无二。
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
前端龙首昂翘,竖起两只圆柱形犄角,瞪目咧嘴,露出尖尖的牙齿,凶狠中充满威严。
后端没有封口,可用来散水蒸气。
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 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可打开盖子舀酒。

口沿外有两对贯耳,可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只需轻轻抬起它的尾部,美酒就从张开的龙嘴中流出。
二是纹饰。
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前端的龙首衔接,衬以漩涡纹和云纹。
器身两侧饰有夔龙纹和鼍(tuó)纹。青铜器上饰以鼍的形象,极为罕见。
鼍,也就是扬子鳄,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
而这件青铜觥出土于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
那么这是一件由南方而来的青铜器呢?还是说这证明了气候生态的变化呢?
很可能3000多年前的商代,山西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地,是扬子鳄的生活乐园。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出土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桃花庄墓葬,藏于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