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狼窝一哥

在三国这出大戏里,有人轰轰烈烈,有人悄无声息。但最终活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是谁?

是司马懿。

说实话,他既不是最有才的,也不是最懂兵法的,甚至在舞台中央露脸的次数都没别人多。但他就是能从一群英雄豪杰中,稳稳当当活下来,最后连曹家的江山都成了他家的,很不容易。

这不是命好,而是他有自己一套处世哲学。如果你能真正研究透了,别说当什么帝王,至少在职场、在家庭、在人情世故中,你一定会混得比一般人好。

虽然后来司马懿后代被屠戮殆尽,但那时司马懿早已不在了,司马懿家族后人无德无能已经不是司马懿能左右的了。

一、别锋芒毕露,先学会“藏”

你还记得司马懿“装病”那个桥段吗?司马懿把“藏”的哲学研究的明明白白,不到时机绝不出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连着几次打得魏军抬不起头。司马懿按兵不动,诸葛亮写信骂他是“鼠辈”,送他女人的衣服,他都忍了。甚至被撤职、被幽禁,他照样装得服服帖帖。

可等到诸葛亮死讯传来,司马懿立刻出兵,追着蜀军打得满地找牙。

这不是怂,是“藏”。

很多人栽就栽在太早出头。小有成绩就得瑟,刚进公司就想着挑大梁,没看清局势就跟人正面硬刚。结果怎么样?还没等你真正站稳脚,就被人一脚踹了下去。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急着炫耀自己,而是先观察、先沉淀,等机会合适,再出手。

就像司马懿,一出手就能定乾坤。因为他知道,锋芒藏得住,命才保得住;机会等得来,事才办得成。

二、忠诚要有,但底线也得有

很多人说司马懿不忠,说他篡位。但你要知道,他跟着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未主动争权,哪怕身边人一个个上位、甚至想逼他谋反,他都稳得住。

但等曹家后代昏庸、信不过人、对他下手的时候,他也没有再忍。他反了,但不单单是为了私心,是被逼到了墙角。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对人忠诚没错,但忠诚不是“无底线”。一味委屈求全,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你不为自己争口气,没人替你出头。

司马懿最厉害的一点,是他既有忠诚的姿态,也有清醒的判断。一旦看清局势,他不会继续当那个“老实人”。

做人可以厚道,但不能傻;可以让,但要有度。

研究明白司马懿的处世哲学,你就能成为人上人

三、心狠一点,才能走得更远

司马懿后期,最著名的就是“高平陵政变”。一次出手,干净利落,把曹爽一党连根拔起。很多人骂他心狠,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他不这么做,换来的就是自己满门抄斩。

历史的舞台上,从来没有“差不多先生”。

你不心狠一点,别人就会心狠对你。

这话听着残酷,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不是让你做坏人,而是告诉你:关键时刻,得敢做选择;有些人、有些事,该斩就得斩、该杀就得杀。

司马懿就是靠着这一点,才能从一个低调的辅佐者,走到权力的最顶层。

四、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熬出来的

你以为司马懿年轻时就有多风光?没有。他三十岁才出仕,四十多岁还在给曹操打下手。一直到他年过半百,才慢慢开始接触军政大事。

但他等了,也熬了。

换做急性子,早就憋不住。但他咬牙撑住了,不争一时高下,只图将来能翻盘。

这就是他的定力。

而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想成功、想赚钱、想上位,想一夜暴富,可一看到别人升职就眼红,一碰壁就怀疑自己,一听风就是雨。这样的人,不是没能力,而是没定力。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是熬得住寂寞的、稳得住心气的。

五、写在最后

司马懿的一生,说白了就是四个词:能忍、会藏、敢断、稳步走。

他不是一开始就强,而是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中,靠着一点点“装”、一点点“等”、一点点“狠”,慢慢把自己送上了权利顶峰。

所以,如果你现在处在人生的低谷,不妨学学司马懿:

  • 别急着出头,先看清局势;
  • 别轻易交心,先守住底线;
  • 别怕孤独,熬得住,才能走得远。

你不一定要成为司马懿,但你一定可以学学他的智慧。

因为在现实社会里,不懂装、不懂忍、不懂收敛的人,走不远;
而懂得进退、知道取舍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上人”。

如果你也觉得司马懿身上的智慧值得学习,欢迎点个赞,转发给朋友。
愿你在这个复杂世界里,也能有属于自己的“司马懿哲学”。

作者:狼窝一哥。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