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2]隋树建,张运,范觉新,等.应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冬眠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1.
[3]许东波,刘珍,王利娜.运动康复训练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4)
:33-35.DOI:10.16286/j.1003-5052.2025.04.012.
72岁的张运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工程院院士、心内科主任,他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工作,荣获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级奖项。他在我国领先开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等血流动力学检查,建立了一套完善全面的无创性诊断新体系,取代了创伤性的心导管检查项目,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还在诊断学上实现了全新变革,被赞誉为我国多普勒第一人。
除了在心血管诊疗技术领域的成就外,张运还对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基础生理病变有着深入且独到的研究。1983年,为了进一步深造学习,张运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马不停蹄地赶赴挪威奥斯陆大学读博,他就像是一块不断汲水的海绵一般,整天泡在图书馆与教学楼里,大量阅读学习专业文献,这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在挪威获取医学博士学位十分艰难,而张运拿到的课题一个是关于多普勒超声系统,另一个则是冠心病的西方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对比。对于前一个项目,张运基本上是十拿九稳,而对于后一个课题,他却犯起了难。要知道在实际临床运用的过程中,中医药虽然确实有着一定疗效,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还非常稀少。许多中成药的药理作用不明,让他的研究进度与课题也一度受阻。
然而张运不是个轻易言弃的人,他开始大量恶补学习中医知识,一车又一车的中医杂志被摆在他的面前。在经过深度筛选与学习后,他最终选定了西医导管球囊扩张疗法与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学术思想做对比,发表了一场让国外导师评委都震撼无比的讲座,一度掀起轩然大波。
在临床上,导管球囊扩张疗法属于一种介入治疗的手段。当冠心病患者出现严重的动脉狭窄时,可通过采取球囊扩张术的方法,以物理手段重新利用导管和球囊扩张充气的方法,来重新让堵塞狭窄的血管恢复畅通的方式。它通常与支架植入术联合运用,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的情况,有助于明显改善患者胸闷、头晕缺氧的情况。
而中医认为,人体周身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一旦出现寒气凝滞、脉气不畅通的情况,就会引发疼痛,即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思想。当身体出现疼痛时,则意味着机体气血不通,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做经络,所以“通”指的就是“经络通畅。”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其中经脉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则有十五络脉等,遍布周身的经络就像是一个大型输水管道,为身体各个脏器与组织细胞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与氧气。而当经络出现堵塞时,器官组织则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引发疼痛,这与西医的冠心病理念不谋而合。
这次在课题上的大获成功,也给了张运很大的信心与鼓励,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关于中医的科研工作还有着大片亟待补充的空间。而在我国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的方针后,张运立即自告奋勇,开始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一次偶尔的机会让他发现了通心络胶囊这款药物,这也让他再次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

通心络胶囊是一款由人参、水蛭、檀香、冰片等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它有着通络止痛和益气活血的作用。虽然使用疗效很好,但当时在临床上却并没有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数据资料证实。为了验证通心络的疗效,张运花费了将近数10年的时间,开展了大范围的样本分析和数据研究。
尽管科研总是枯燥而乏味的,张运却始终坚定不移地在这条路上行走。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进行十几年的研究后,他提供了确凿可靠而强有力的医学证据,成功证实了通心络的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延缓斑块进展,改善血管重构、有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引起了全球广泛讨论与关注,将中医药推向了世界舞台。
西医属于对抗医学,追求越细越好,从杀灭病毒到研究细胞分子、原子,而中医则将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全身体质进行逐步调理。张运认为将“西医诊病”与“中医辨证”进行辩证结合,可以有效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总的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对患者有利”。在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多年后,张运越发意识到预防冠心病不能单纯依赖药物和手术介入治疗等措施,还需要将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中。
经过多次试验和临床运用,张运终于找到了防治冠心病最好的办法。在一次心血管疾病的公开讲座上,记者向他发问道:“张教授,许多患者一直坚持吃药,戒烟戒酒,为什么病情还是控制不佳呢?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防治冠心病呢?”
张运拿着话筒,面带笑意温和地道:“其实很多患者都走入了误区,认为在患上冠心病后只需要注意饮食、不碰烟酒、坚持运动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些小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一点点将自己的身体带入了绝境,回去之后只要听我的话,保证你的血管健康无虞……”
第一点关注心神调养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张运教授提及到在临床上,对于中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群体更加容易出现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志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学会及时调节情志,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的状态,以及过度激动、愤怒、喜悦等波动幅度较大的情绪,有助于减轻心脏的压力,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第二点合理运用中医药
其次,除了注意调节情志外,张运教授还重点强调,冠心病患者大多存在气滞血瘀、津液亏损和气机失调的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合理运用中医药的方法,来起到益气活血、调理气机、通畅血流的作用,达到健脾益肾、调理气血的目的,从而改善心血管的微循环,降低心肌梗塞等突发疾病的概率。
第三点是强化心肺功能
最后,张运教授指出,冠心病患者的养护还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来逐步开展,以达到强化心肺功能的目的。在饮食方面,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量选用黄芪、西洋参、肉桂、当归、山楂、山药等药食同源的食材,来调理身体,起到健脾益气、温阳补肾、固摄心脏的作用。减少各种咖啡、浓茶和饮料的食用,以减少对心脏的刺激。
在作息方面,需要避免熬夜、受寒受冻和作息不规律导致的机体正气受损、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发生。而根据自身体质与病情,合理选取适宜的运动项目,比如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等中医养生功法,可以起到提高机体柔韧性,从多方位、广角度来牵拉人体肌群、筋膜、结缔组织,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强化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