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雨落花庭七斋雅意2025年04月12日 12:01河南
雨落花庭
云
动
风起微澜
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
/
壹
/
百岁光阴石火烁,
一生身世水泡浮。
【赏析 】
诗句出自宋代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的《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一》。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体现了道家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石火烁”以击石迸发的火星比喻人生百年光阴的转瞬即逝。火星闪烁刹那即灭,暗喻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不可驻留。“水泡浮”则以水面浮泡形容人生际遇的虚幻无常。水泡易生易散,象征世俗名利、荣辱得失的脆弱与无实,呼应佛教“如梦幻泡影”的虚无观。全诗在警示中透露出对世人的悲悯,以及对修道解脱的深切呼吁。
/
贰
/
大醉醉来眠月洞,
高吟吟去傲红尘。
【赏析 】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道士吕岩的《七言三十五》。诗中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意象,展现了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道家隐逸情怀。
前句以“大醉”开篇,并非单纯描写饮酒之态,而是隐喻修道者摒弃世俗欲望后身心俱忘的洒脱境界。“眠月洞”则进一步勾勒出隐逸生活的图景——在清幽的山洞中与明月为伴,象征远离尘嚣、与自然相融的修行状态。
后句以“高吟”表现诗人对世俗的疏离与精神上的傲然。“傲红尘”直指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强调修道者超然物外的风骨。吟咏之声既是内心澄明的外化,也是对世俗价值体系的叛逆,呼应了道家追求心灵自由、不滞于物的思想。
诗句通过“醉眠”与“高吟”的意象叠加,构建出修道者既狂放不羁又孤高清远的形象,传递出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和对红尘桎梏的超越,体现了吕岩作为道教仙真“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精神境界。
/
叁
/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赏析 】
“自饮长生酒”中的“长生酒”是修道者在内丹修炼过程中,通过调和身心、心肾相交,使体内精气神凝聚而产生的甘甜津液,象征着修炼者进入先天境界,获得内在的滋养与升华。这种修炼过程是自我体验,难以用言语表达。
“逍遥谁得知”则强调这种超脱世俗、身心自在的境界,只有修炼者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它反映了道家追求内在自由、超然物外的修行理念,也暗示了修行的私密性和个体性,即这种境界无法被外人理解,只能通过自身的修炼和感悟来实现。
整句诗表达了道家修行的隐秘性和超脱性,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在修炼,而非外在的功名利禄,从而达到身心的自由与解脱。
/
肆
/
大道得从心死后,
此身误在我生前。
【赏析 】
“大道得从心死后”中的“心死”并非消极的放弃,而是指心灵的超脱与放下。当一个人能够抛却世俗的名利、欲望与杂念,内心达到一种空灵、宁静的状态时,才能真正领悟到“大道”。这里的“大道”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此身误在我生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过往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在之前的生活中,被世俗的纷扰、个人的得失所束缚,错失了真正认识自我的机会。仿佛这一生都在错误的道路上徘徊,直到此刻才意识到生命的真意。
文丨由雨落花庭整编,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