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就像一座迎送过客的旅舍,你我不过是匆匆往来的行人。看透这本质,便能以更豁达的心态面对聚散离合,不必过分执着于一时一地的得失与悲欢。

02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王维《送别》

你只管离去,不必再问归期。你看那天边的白云,连绵不绝,永无尽头。友人的归期如同白云般渺茫难测,不如放下追问,让别离的愁绪也如白云般飘散于广阔天地之间。

0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随意漫步,直到溪流的尽头无路可走;索性坐下,静观山间云雾悠然升腾。不执着于目标,不焦虑于困境,随性而至,随遇而安,自能在绝处发现另一番开阔与生机。

04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人生在世,能开怀大笑的时光能有几回?今日老友相逢,有酒盈樽,定要痛饮至醉倒方休!边塞豪情,知己相聚,这酣畅淋漓的醉意,是对珍贵友情和快意人生的热烈拥抱。

05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世间纷扰如同飘浮的云朵,转瞬即逝,何须费心过问?倒不如高枕安卧,再添一碗饭食来得实在。看透世情虚幻,选择专注于眼前生活的安稳与身体的康宁,是一种清醒的智慧。

06

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

——宋·周密《风入松》

悠闲地聆听自然界的清音妙响,静静地观赏天空中舒卷的白云。此时内心与外境同样澄澈清明。在自然的怀抱中放下思虑,感官与心灵一同被涤净,进入物我两忘的宁静之境。

07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宋·朱敦儒《西江月》

不必再劳心费力地斤斤计较,世间万事万物,冥冥中自有其定数。看透这一点,便能从无谓的焦虑和算计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顺应天命的豁达与轻松。

08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唐·李白《侠客行》

大功告成,拂拭一下衣襟便飘然离去,将功勋与声名深深隐藏。如同信陵君门下的侯嬴与朱亥,不图回报,不慕虚荣,这功成身退的潇洒,是侠客精神中最耀眼的光芒。

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16句顶级豁达诗词,多读令人感慨良多

09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五代·冯道《天道》

只管去做那些善良有益的事,不必追问未来的回报与前程如何。心怀善念,笃行善举,此心光明,前程自有天意安排。有一种不问收获的纯粹,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10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驾一叶小舟从此悄然远行,将余生寄托于浩渺的江海之中。夜饮醒复醉,归家仿佛三更,家童鼾声如雷。这江海寄身的想象,饱含着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天地的无限向往。

11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明·王守仁《题灌山小隐二绝》

不要说山中隐居生活贫乏无物,那皎洁的明月与清爽的清风,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且分文不取。真正的富足在于心灵的享有,自然馈赠的纯净之美,远胜于金银财帛这些肤浅之物。

12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回望方才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信步归去。心中已然平静,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场风雨洗礼后,心境已超然于外界的阴晴变化之上。

13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般的虚名,蝇头大的小利,算来究竟为何忙碌不休?万事早有定数,何必争个强弱高低?不如趁此身清闲未老,尽情放纵我些许疏狂本性。人生百年,索性就当作三万六千场沉醉吧!这是对世俗名利的彻底解构和对自在人生的率真的姿态。

14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酒醉之中,暂且贪图眼下的欢笑。若要发愁,哪里还有空闲工夫?近来始觉古人的书全然无据信处。醉眼观松树,又疑松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醉中的憨态与强作的旷达,多少流露出深沉的无奈与倔强。

15

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清昼眠。

——唐·张令问《寄杜光庭》

一壶美酒相伴,一炉丹药飘香,在松涛阵阵的清风里,安然享受一个清朗白昼的酣眠。远离尘嚣,与药炉酒壶为伴,松风为曲,这种闲适的隐居生活,充满了道家避世养生的悠然趣味,心灵才能真正的休憩。

16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现代·陶铸《赠曾志》

如同烟雾般的往事,都让它随风飘散彻底忘却吧。只要心底坦荡无私,便觉头顶的天空与脚下的大地都无比宽阔。抛却个人恩怨得失的包袱,保持磊落的胸怀,自然就能获得海阔天空般的自在与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