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张行的粉丝,对他唱过的歌也不是都熟悉,但对他歌声有好感。前阵子公众号“丸子的唱片时代”推了一篇  这盘磁带见证了两位歌手的那段往事——1994年发行,张行、张也名歌集《最好的礼物》 ,唤起我一点好奇,因为张行九十年代还有专辑发行,我是不知情的。遂去网上找了些他的歌曲听,听完了写篇短文记录一下。

我们六〇后,一头一尾相差10岁,却因为1976年10月这个历史节点,头尾两拨人的经历大不一样,跟差了20岁似的。1965-1969后半段的这批人在少年时期亲历国内为流行音乐开闸,其兴奋点的体验有别于年长者和小童——这是生理年龄决定的。这种细微差异可能只有我们自己能体察,在大历史叙事中完全被忽略。

熟悉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人应该同意:许多传唱度很高的港台华语流行歌曲,我们六〇后往往先听到的是内陆歌手扒带版。虽然几年后港台原唱通过民间渠道也传入内陆,但那些原唱的精彩程度在我看来并非全面超越大陆歌手。张行就是这么一位足以与”原唱”媲美的大陆翻唱顶流。

张行在上海中唱录制的第一张专辑,其编配、乐队和指挥都是不掺水的学院派。参与流行歌曲录制来钱快自然是一大因素,不过这些音乐人也正值青春年华,内心并不排斥流行音乐,既好玩又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这张专辑大多数歌曲是扒刘文正的歌带,配乐基本复刻原版,但演唱并非简单模仿。这可能是张行和多数”男学刘文正”大陆歌手的区别。张行具备分析作品的头脑,可惜当时大陆流行歌曲的原创力量薄弱,难以撑起局面,因此张行要想通过”首唱”作品确立个人风格颇有难度。更不利的是,就在他势头正劲、可以尝试演唱原创作品的关键时期,却锒铛入狱。三年时间虽不长,但对瞬息万变的流行歌坛而言,这个空档期足以让一线歌手被丢弃,想要重回顶流就难上加难了。

张行服刑三年,这专辑标题的意思很明确

结束高墙生活后,张行在歌坛的耕耘还是很勤勉的。不过那会儿我的注意力已经不再,对张行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的歌唱成果并不太了解。 这盘磁带见证了两位歌手的那段往事——1994年发行,张行、张也名歌集《最好的礼物》(点击下图可取阅图文↓)。我才听了几首张行九十年代的歌。

最好的礼物  词曲 高枫 编曲 薛瑞光

与郭峰打造《不是诺言的诺言》情形近似,《最好的礼物》是高枫给张行写的。它是张行《我又回来了》专辑(天津音像有限公司)中的歌曲。天津音像公司为了复用资源,把张行和张也的歌曲挑拣了一部分制作了一个新集子——《最好的礼物》。两位张姓歌者的单人照合在一个画面里充当“合影”印在封面上,而这个标题歌曲,留白给人的遐想还是挺开放的。

1997年高枫在自己的专辑里也唱了《最好的礼物》,还特地标注是1995年张行首唱的(年份写错了,张行那个专辑是1994年发行的)。

闲话张行
这首歌曲的旋律简约纯粹,宛如从八音盒中流淌出的叮叮当当音符,与歌词中真挚的情感相互交融,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旋律,化作了沉甸甸的承诺。若将其当作情歌唱给心爱的姑娘,必定能让人心跳加速,泛起阵阵涟漪。   
张行的嗓音并非宏亮激昂的类型,也没有直冲云霄的高音炫技,却独具张力。未曾听闻他接受过专业歌唱训练的报道,唯有年少时在样板戏培训班的经历勉强可算作相关经历。由此推测,他更多是凭借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与天赐的嗓音条件,才得以在岁月中保持着稳定的演唱状态,至今仍未见明显的衰老痕迹。

张行在央视“同一首歌”栏目露脸那一季我有点惊讶。毕竟是服刑过的,搁现在的话叫“劣迹艺人”,还能去央视,足见那一季的宽松。张行作曲并演唱的的《永远的鲜花》是红歌,拍成了MV还得了奖,可这种歌并不是张行所擅长的,也不利于立人设。他日后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路子上走。

2000年时候,张行的歌唱技能和拿到好歌的渠道无法和新晋冒出来的歌者比了——那些人多数年岁正好又有机构拓展业务。就算他跻身了央视的名栏目唱了几次晚会歌,也并没能在央视的节目中驻留。

现在网上能看到拥戴张行的老歌粉丝圈跟着他转场在上海各个小厅堂开party。张行属于上海,他在这样的年纪还能与他的粉丝们享受快乐,比啥都好。

天津音像有限公司专辑歌曲

01.皇天厚土 电视剧《大路通天》插曲 

02. 我又回来了  词曲 高枫 编曲 薛瑞光

03. 沉默不是我的朋友 词曲 高枫 编曲 孟军

04. 因为所以 词曲 高枫 编曲 孟军

05. 我不怕你说要离开我   词 二毛 曲  编曲图图

06. 让爱火燃烧  词  乔方 曲 张行

07. 没有星星没有月亮   词  乔方 曲 张行  编曲 薛瑞光

08. 六国三国  词曲 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