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绿海无垠的武夷山,拥有地球同纬度地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在这片绿得丰茂深邃的汪洋中,有一叶绿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茶。

  武夷岩茶,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岩韵和丰富的内质,深受茶友们的喜爱。让我们一起与武夷岩茶文化传播者朱捷分享绿海无垠的武夷山。

  

  武夷岩茶:茶中之王,品味岩韵之美

  武夷岩茶,这一中国传统名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岩骨花香)品质,成为乌龙茶中的极品。产于福建闽北的武夷山,这里的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武夷岩茶兼具绿茶的清香与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佼佼者。其形态特征明显,叶片扭曲如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内质活、甘、清、香,具有独特的岩骨花香。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武夷岩茶按茶树品种分为名枞和传统品种两类,按产品则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类。其中,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品种尤为著名,而武夷山大红袍更是武夷岩茶的顶级代表,被誉为“茶中之王”。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冲泡至9次仍保留原茶的桂花香气,而其他名茶冲至7次味道就极淡。正是这种持久的香气和独特的品质,使得大红袍成为海内外的名茶之冠。

  除了大红袍,武夷岩茶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品种,如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每一款武夷岩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武夷岩茶文化传播者朱捷说:”中国茶品不胜凡几,但武夷岩茶那种从舌尖直抵脑门的力量感,是令人入口难忘的。这还只是上阕,想要领略全曲,你还要为这一口茶留出时间与空间,静下心来感受那甘回生津充盈口腔余韵悠长的曼妙”。

  人生的大半光景交予武夷的儒学大家朱熹也是武夷茶的粉丝。关于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茶事,朱熹留诗十数首。其中《咏武夷茶》一首,“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根手自栽”,诗人饮茶如升仙的超然感跃乎纸上。

  

武夷岩茶文化传播者朱捷分享绿海无垠的武夷山

  朱熹好茶,还极会挑饮茶的地方。

  在武夷九曲溪上五曲处有一巨石,上有朱熹手书茶灶二字,就是他招待友人、召集弟子饮茶论道的地方。

  

  这块巨石,陆游来过,辛弃疾也来过。

  在《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一诗中,陆游追忆“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辛弃疾也在《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写道:“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无论是自品还是共饮,将武夷茶融入生活日常的朱熹,于此中品出了人生百味,也由此丰厚了自己的哲学世界。

  

  在《朱子语类》中,朱熹以茶味先苦后甘作喻,谈追求天理的过程:

  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

  问:“此理如何?”

  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朱熹爱武夷茶,也爱成就武夷茶的山水。著名朱子学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杰人,认为朱子思想与武夷山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山水成就了朱子的思想和胸怀;而朱子的诗歌、理学,赋予了武夷山以哲理、以灵气、以内涵、以人文。”

  

  在这样一片有哲理、有灵气、有内涵的叶子,可不是得慢慢品。武夷岩茶的茶汤橙黄明亮,入口时带有一种独特的辛锁刺激感,桂皮香浓郁且纯粹,每一冲的滋味都层层递进,带来一场味蕾的盛宴。

  来源:中国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