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星期日。
农历三月十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因为大风的原因,昨天一天只下了一趟楼。
天气降温,老五说穿的薄了,所以只在门口超市买了一点鸡蛋,就回来了。
回来时,试着从公租房的地下,走了一圈,真是别有洞天,电动车、自行车在下边,他们的地下存车区域和主小区分开,但是弯弯绕绕后,可以通达地下车库。
我们像走迷宫一样走到尽头后,跨越两个台阶,就进入了地下车库。
车位还是有太多空位,地上停车拥堵,地下车位空置,希望有部门早点干预一下这个问题。
可以像南方一样,采用车位租赁制度,让空间真正流转起来。给地上减压,把地下的空置车位使用起来,才是良策。
因为房子,离门口近,走了一段,就到了单元门口,所以,躲避大风,有时候,地下车库也是可以走的捷径。

02
一个朋友说,她的两个姐们,都租出去了城市核心地段的大平层,转租到老旧小区,六、七十平,主要图一个生活方便。
经济下行,很多人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核心地域的物产消耗太多,物业费、煤气、水电都是不小的开支。人们开始有计划生活,这也是当下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现状。
闺蜜也把和五月在一起的另一个小区的大平层租出去了,当时她装修很用心,还专门设计了瑜伽室,我们一起在她家喝茶聊天,窗外就是她种的月季花墙,赏心悦目。但是,那套房子,她也出租好几年了。当时那么用心的装修,说周末或者假期自住,也终是把好的风景出让了出去。
前天出门,看到在我们小区开蔬菜店的一个商家,在临近一个新入住的小区也开了一家店,感觉才没开多长时间呀,现在看已经挂上了出租的牌子。经营下来,似乎也就几个月的时间,装修的成本,是不是又打水漂了呢。
所以,当下这个阶段,不盲目投资,也是一种自守。


03
我们等的不是大风,而是一种秩序的脱离。
这个话题一下子火了。
是啊,当大家一下子都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回归生活本身,感受一下生活,感受一下自己的存在,或许,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回归。
下午俩人,又把生活过成了劳动节。
从春节后,抽油烟机还没有清洗过,老五负责拆开挡风板,五月打下手,俩人一通忙活,把抽油烟机清晰得水亮,直接映照出人影来。
这次周末小整理,五月意外从一个小盒子里,找出了之前找了好几天的防风面罩,去年买了两个,意识里不会丢弃的,清洗后,怎么也想不起收藏到了哪里,这个抽屉也翻找过几次,就是没有打开这个盒子,结果,昨天打开,惊喜就来了,两个面罩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叠放在里边。可是因为找不到,五月周五又刚买了两个新款。有点浪费了,但是,现在的记性就是这样,好在,五月的物品多数都是分类存放在一起的,这样更便于使用。
刚住进来时的厨房。


昨天跳跃式刷到了我的后半生最新的一集,还没看那个总是微笑的护士长是怎么和沈教授分开的,结果就看到了又牵手合唱团的一位女士。哈,怪不得被大家说愣是演成了老年人的婚恋剧。人到七十,还在感情中纠葛吗?
只是,看到老丁被送到养老院那一段,五月哭了个稀里哗啦,每一个人的老年,都是一场看不见的血雨腥风,还是那句老话,珍惜每一刻的当下就好吧。
嗯,五月最喜欢的就是这套大房子,装修前提前规划,没有一处卫生死角。连床底下,小度都可以定期清扫。开放式的大厨房,也没有一个地方是打扫不到的。
看看,这是厨房现在的样子。



五十加未退休姐姐:人到中年,你是喜欢住大房子呢,还是小房子?


好好生活,才是生活第一要素。
推荐五月家一直在用的除螨仪和扫地机器人,超级好用。
还有宜家这款小推车,超级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