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敢相信的是,在历史文化的年鉴中,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算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延续最持久且完整的文明。
有人说,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不也是久远?
可你要知道,他们到现在,能看到的痕迹,这些文明也就3000-4500年之间。
我们的文明最早的考古遗迹元谋人(170 万年前)、巫山人(200 万年前)、上陈遗址(212 万年前)。相比国外那些什么数万多年的什么遗址,可是要久远太多了!
埃及金字塔还没建造出来的时候,我们长江边的古人已用石子铺出15米宽的’远古大道’?
当两河流域才刚有文字时,安徽凌家滩的玉工正雕琢精致玉人。
我们明明有着远古文明的痕迹,为什么就不被世界认可?
可西方学者曾断言’中国文明只有3300年’。
一直以来,他们都不承认我们商往前的文明存在。
直到凌家滩挖出巨型祭坛和’史前高速路’道路,这场关于文明标准的争论再次被点燃。
一场关于我们历史年代的争论再次被人提及。
这次考古,将我们的有文明记载历史再次推定在了5300-5500年!
一、农地里刨出的五千年前文明痕迹
1987年夏天,安徽含山农民在田里干活时,意外刨出一块刻纹玉龟。
考古队赶来后,竟挖出一个总面积一百六十万平米的史前遗址,相当于224个足球场大小,比同时期埃及遗址还大。
遗址里有十二米米高的祭坛,坛顶红烧土像是当年祭火留下的;
还有’王者之墓’,墓主身上盖着一百二十件玉器,42厘米长的玉戈刃口至今锋利,一看就是权力象征。
印度文明遗迹
2023年最新发掘更惊人:祭祀区西侧发现两千多平米的’宗庙’基址,柱洞间距误差不到5厘米,古人建房精度堪比现代。
旁边还有条六十米长的石子路,用石子和膏泥铺成,厚1.5米,检测发现强度相当于现代C15混凝土的强度。
没金属工具的古人,怎么开采石料、调配材料,还能组织几千人修这么大工程?想想都让人震 撼。
二、文明标准为啥对我们是双标?
西方学界长期不承认中国早期文明,关键卡在’文明三要素’:文字、冶金术、城市。
按这标准中国到殷墟有甲骨文才算文明,才3300年。
但奇怪的是没文字的印加文明、没冶金术的玛雅文明,西方却早就认作是文明。
玛雅控制五十万万平方公里土地,从没炼过金属;
印加修了四万公里道路,只用结绳记事。
按’三要素’他们根本不算文明,但西方学者却说’社会组织复杂也算文明’。
这双标背后,其实是文明话语权的争夺。

中国学者21世纪启动’探源工程’,良渚古城出土后,西方质疑’没文字不算文明’。
但考古队拿出十万万吨夯土的宫殿基址、刻满神徽的玉琮王,这三重城墙的都城,有明显的阶级分化和王权象征,难道不算文明?
严文明先生说得好:’文明是社 会复杂化,不是凑要素。’
玛雅文明遗迹
三、新的发现如何改写文明史?
凌家滩的发现,给新文明观添了把力。
出土的玉龟和玉版,组成最早的’八 卦 ‘占 卜 工具,玉版钻孔误差不到0.1毫米,说明当时有专业玉工团队。
墓葬里的玉人穿戴不同,有的挂玉璜、别玉斧等等,明显是社会分层的体现。
再看巨型祭 坛和宗庙,神权和王 权结合,这就是国 家起源的标志。
西方学界开始松动。
2022年《自然》杂志首次把良渚称为’早期文明’,虽用’复杂社会’一词,但不再死磕’三要素’。
中国提出的’城市、阶级、王权、礼仪建筑’四标准,正被更多人接受。但争议还在。
有学者坚持’没文字就没文明’,但是他们忘了:
纸发明前,很多文明用竹简、树皮记事。
中国南方潮湿,早期文字可能早烂没了。
埃及纸草能保存是因为干燥气候,拿这个否定中国文明,不是偏见是啥?
四、文明史该听谁的?
站在凌家滩的石子路上,不禁想问:文明是看留下多少东西,还是看古人的组织能力?
我们能用碳十四测年,用3D建模复原古城,为啥还要用西方百年前的标准切自己的历史?
这背后是文明认同的危机。
西方学者夸玛雅金字塔’智慧’,却质疑良渚水坝’不可能’;
信特洛伊神话是历史,却不认夏朝。
其实文明史书写从来不是纯学术,而是国家软实力的较量。
凌家滩的价值不是把文明史提前数百年年,而是让我们看到:
中华文明没靠金属征服,没靠文字统治,而是用玉器礼制、水利工程、神权整合,走出了自己的路。
埃及文明遗迹
红山玉龙、凌家滩玉人、良渚玉琮,这些玉器串起的,是一条’协和万邦’的文明脉络。
今天我们不必争’谁更优越’,但也不能再迷信所谓’国际标准’。
张忠培先生说过:
‘考古要让文物自己说话。’
当凌家滩的石子路、良渚的水坝、石峁的城墙连成一片,或许该问问:在西方中心论过时的今天,人类文明史,是不是该听听长江黄河边上遗址的声音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