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游历过的世界城市中,伦敦、纽约和北京是男性城市的代表,严肃、理性、正经,往往快节奏和拘谨。巴黎、罗马和阿姆斯特丹则带着女性的特征,浪漫、善变、性感,意味着闲散和开放。而北欧四国的首都——哥本哈根、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则给我留下既相同又差异的影像和感触。
记得我使用的第一个手机是诺基亚手机,在家靠Linue,出门靠诺基亚,遥远的芬兰就是诺基亚的故乡。全球广泛使用的Linue系统,既是在1991年诞生于赫尔辛基大学一位二年级学生之手。据说若要撬开芬兰人的金口,只需递给他们一部手机,赫尔辛基人常年稳坐人均手机持有量第一的宝座。走在赫尔辛基街头,你或许很少见到行人交头接耳,却更容易发现他们对着电话口若悬河,这也体现了北欧国家的人们富裕而沉默的性格特征。
赫尔辛基于1812年正式成为芬兰的首都,是一个有着60万人口的现代化沿海都市,也是国际旅游的热点城市。赫尔辛基白色大教堂的大阶梯是感受赫尔辛基最好的地方之一。白色大教堂的高耸青铜圆顶,在市区四周皆可望见,是赫尔辛基的一个主要象征。教堂是在1852年由德国人恩格尔设计的,随后不久,德国的路德教传入了芬兰。如今许多人多会选择在这座教堂里,让上帝见证他们走入婚姻殿堂。
白色大教堂 教堂大阶梯上的少女
教堂内唱诗班
赫尔辛基大学主校区就位于市中心参议院广场的北面。如今教育在芬兰的地位已经超越了诺基亚,成为芬兰最耀眼的品牌。在各类教育类评选中,芬兰的教育常常位居全球第一,而其秘诀至少包含两条:一是众生平等;二是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在芬兰,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和资源条件差距很小,学生成绩的落差也不大,课时短、假期长,学校教育更强调老师对孩子的陪伴而非制度化的强制管理。
赫尔辛基大学 亚历山大二世铜像
由德国人恩格尔设计的市中心参议院广场上的白色大教堂及其周围乳白色、淡黄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群使赫尔辛基有着“北欧白都”得雅称。广场中央有一座1894年建造的俄罗斯帝国时代统治芬兰的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充分的自治。每当钟声响起,整个广场便一片肃静。
北欧白都
广场上的人们自娱自乐
参议院广场周边的街区里,有很多精美和个性化设计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店,也零星座落着许多温馨的咖啡馆。要知道,芬兰可是人均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芬兰曾经长期被瑞典、俄国占据,直到苏维埃时期,列宁才让芬兰独立出来,直到今日俄罗斯对其还有很深的影响。芬兰虽是北欧较晚发达的国家,但它的设计却以实用著称,无处不在的手工和设计精神,一点点改善芬兰人的生活和环境,这全拜过往的贫瘠所赐,天寒地冻下的村落里,人们为了糊口被迫一步步改进劳动工具。
手工设计品
在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农贸广场上,则向你呈现了另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广场在平日也是一个集市,这在欧洲别的城市是不多见的。
各种冰箱帖 兜售各式图画
出售貂皮 时令鲜果和蔬菜
农贸市场的商贩,主要来自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
农贸广场一侧出口正对着的是滨海公园路,这里是赫尔辛基的心脏地带,赫尔辛基的观光巴士从这里出发,我们离开赫尔辛基前往斯德哥尔摩将乘坐的海上游轮则从农贸广场边的码头出发。有着200年历史的Esplanaidi公园坐落在农贸广场附近,公园中心是芬兰民族诗人J.L.Runebergin的雕像,于1885年在此亮相。农贸广场南面面临游轮码头,海风袭来,飘着海蛎子味,海鸥低低地在芬兰湾上空盘旋,为这片安静的水域带来几分热闹。

码头 海边艺术家
有轨电车 民族诗人雕像
读书少女 城市志愿者在服务
这尊矗立在市中心南码头广场圆形喷水池中的阿曼达青铜像,是由雕塑家维莱·瓦尔戈仁于1905年以一位在巴黎求学的芬兰少女为模特而创造的。当时瓦尔戈仁已经五十三岁了,他22岁时从芬兰来到巴黎。长期对家乡的思念,最终凝为这尊雕塑:被波罗的海环绕的赫尔辛基,其中一个绰号正是“海的女儿”,从海上浮现的年轻女孩形象,象征着赫尔辛基的诞生。
这尊雕塑1908年当初在赫尔辛基落地的时候,由于裸露,遭到许多妇女和保守者的反对,但却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在他们的保护之下,这尊雕塑如今成为赫尔辛基的标志。
阿曼达青铜像,为赫尔辛基的象征
建成于1868年的乌斯别斯基教堂,是北欧最大的东正教堂,这个教堂的建筑由俄罗斯教堂建筑大师设计,金色圆顶红色的建筑,有着受东西方影响的老斯拉夫式的外观,教堂大厅内则展现了意大利艺术影响下东正教拜占庭的传统风格。而由设计师Timo和Tuomosuomalainen设计,建造完成于1969年闻名欧洲的岩石教堂,顶部的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积而成,看似琐碎、松散、杂乱,好像随时可能掉下来,但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选砌的。岩石教堂内壁也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走进岩石教堂,教堂大厅内音乐慢慢响起,每个人都安静的听着……
乌斯别斯基教堂及教堂大厅
走进岩石教堂,音乐响起
赫尔辛基在20世纪70年代才迎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这使它既形成了发达的现代都市生活,又保留了部分农渔时代的生活节奏和价值观念,创新而实用,开放又保守,忧郁而明亮,富有秩序又充满个性。伴随着芬兰大音乐家西贝柳斯的乐曲,此次的赫尔辛基之旅即将结束。我是多么希望有机会再来飘着海蛎子味的赫尔辛基,探寻世界遗产之地芬兰堡,体会芬兰桑拿浴,遥望北极的天空,乘着圣诞老人的雪橇,行驰在漫漫雪花中……
2014年6的西贝柳斯公园的天籁之声
赫尔辛基,飘着海蛎子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