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阵亡将士资料汇编》乾县部分简介
乾州蕞娃
《抗战阵亡将士资料汇编》是民国文献资料汇编之一,李强、任震辑录,国家图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华艺斋古籍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属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
全书共13册,包括《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抗战英雄题名录》《陆军第五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烈士传记》《南口抗日之役官兵伤亡名单》等11种文献资料,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初由联合勤务总司令部1抚恤处纂定的。
其中,《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是主体(涉及到该书的第一册至第十册),是1947年国民政府为救济抚恤全国各地军烈属而编撰的阵亡人员名录,录入是年六月底以前阵亡的将士,包括姓名、级职、机关番号机关名称、年龄、死亡类别、死亡日期、死亡地点、备考等部分。死亡类别分为两类,“一”是北伐至全面抗战前;“二”是全面抗战时期。收录了273个县的273册阵亡将士,涉及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山东、广西、云南、陕西等地。这些省份收录的详细程度不完全相同,如第一册收录天津、河北、热河、吉林、松江省、江苏省;第二册收录江苏省、浙江省;第三册收录浙江、安徽省;第四册收录安徽、江西省;第五册收录山东省;第六册收录山东、湖北、湖南省;第七册收录湖南、广西省;第八册收录广西省;第九册收录广西、云南省;第十册除了收录云南、陕西省的阵亡将士外,还收录了《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第一辑。
其他三册,则记录了其他部分。第十一册收录《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第二辑、《抗战英雄题名录》第一集;第十二册收录《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上海御日阵亡烈士传记》《本师淞沪抗日阵亡烈士传记》《追悼冀热一带战役阵亡将士大会记事录》;第十三册收录《南口抗日之役官兵伤亡名册》《追到空军殉国烈士特刊》《干部教育总队团宝山阵亡将士纪念专刊》《陆军第五军桂南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追悼大会纪念册》。
今天,我这里重点要介绍的是第十册收录陕西省部分,包括:陕西省各县各期忠烈将士人数一览表(75个县,3期)及乾县、澄城县、洋县、西乡县四个县区的名录。至于为什么只有这四个县而没有其他县的忠烈将士姓名录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陕西省各县各期忠烈将士人数一览表记录可知,乾县第一期2人,第二期189人,而《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陕西省乾县》部分(第136——156页)记录194人。

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并非收录了全部的阵亡将士。这是因为《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为抚恤工作的凭证,必须是有据可查,姓名、籍贯等阵亡信息都比较精确,不同于一般的数字统计。
乾县籍阵亡将士职务最高的是高鹏(上校团长),除此之外,还有上尉、中尉、少尉、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上士、中士、下士,年龄小的只有十六岁,年龄大的也不过四十岁,大多二十岁左右,牺牲地点遍布全国各地。
笔者之所以接触到这份资料,其原因在于家族中有一位祖辈在抗战时期参军(1926年生,1943年参军),生死未卜。海峡两岸通联后,家族中人也曾多方努力打听,但却音信全无。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了乾县花口巷黄波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之下寻找到舅爷(抗战英烈黄崇虎)的安息之地并在抗日英烈纪念碑前祭拜亲人的视频。我便向他咨询,他给我推荐了一些资料,还在他的介绍下加入英烈寻亲微信群(王大憨志愿者团队组织的,这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纯公益性组织)。按照群主的要求,我输入了相关信息,只是运气不好,虽经过志愿者多方查找,并没有找到我所想要的信息,但就是在这个群里知道了这一本资料。这也算是误打误撞,终有所获。
附:注释
1、联合勤务总司令部:1946年春国民政府鉴于过去军政部负责生产、储存,后方勤务总司令部负责分配、运输、补给而产生的事权分割、互相制掣脱节之弊,经中美军官多次会议研讨决定,为达成供应、补给业务能自成一体的独立系统,以陆、海、空三军后方勤务统一办理为原则,将原后方勤务司令部及军政部所属单位(军需署、兵工署、军医署)合并,改编成立联合勤务总司令部,隶属国防部,为陆、海、空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门。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下辖宪兵司令部、特种勤务处、工程署、财务署、军医署、兵工署、经理署、通信署、运输署、抚恤处等单位,负责掌理陆、海、空军的公共联合勤务业务;人事、情报、勤务、补给、物资、总务、外事、训练等8个处,用以掌理联勤总部内部及所属部队业务。
抚恤处是由军事委员会所属抚恤委员会改编而成。下设总务、核恤、恤金3个组。掌关于陆海空军抚法规、章制拟撰修正、解释及编纂;办理陆海空军阵亡、病故及伤残恤金核定事项;办理恤金发给事项;关于陆海空军忠烈事迹表扬、褒奖及遗属福利之设计及执行事项。1946年6月29日任命吴子健为处长。同年9月17日吴子健被免处长职,由吴仲行接任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