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贝。入夏以后,随着汛期多,气温也在慢慢升高,身边的朋友好多都说感觉身体沉甸甸的,皮肤冒油、舌苔厚腻、水肿虚胖。湿气重不仅让人状态掉线,还容易“湿困脾”,造成脾胃虚弱,影响食欲、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
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就常常听到老一辈们念叨:“少吃鸡鸭少吃糖,多吃茯苓和粗粮。”从现在到三伏天,是湿健脾养胃的黄金期,多吃粗粮,尤其是黄小米。
在五行养生中,黄色入脾,黄小米味甘,入脾,具有健脾养胃、补气血、安神的作用。
当时李时珍有这样记载黄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粥可以补虚益气、健脾和胃。
《本草纲目》中也有讲:“米油赛过人参汤”,以前的小孩还没有配方奶喝,老人都说“喝米油,百日则肥”。
在老家,奶奶煮的小米粥放凉一会,就会看到表皮轻轻起了皱,那又浓又香的米油皮,特养人。
其实,制作一碗美味的小米粥是有技巧的,特别是夏季,我们更需要掌握几个小窍门,让小米粥香浓黏稠,米油厚厚,口感更加丰富。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用南瓜与小米制作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米粥。
【食谱名称】南瓜小米粥
【材料列表】小米100克、南瓜适量、枸杞适量
【制作步骤】
第一步:选米与清洗
买小米就要买今年的新小米,闻起来有浓郁的米香,煮粥更香糯。把100克小米轻轻淘洗干净,然后放清水里浸泡约半小时,让小米稍微吸水,释放出更多的营养成分。

第二步:准备南瓜
南瓜清洗干净后削去外皮,去掉内部的南瓜籽,然后切成小方块,有了南瓜的清甜味,小孩特别喜欢吃。如果有枸杞的话,也可以泡一小把。
第三步:加水煮粥
最好用砂锅煮,因为砂锅能够均匀地传热,更好出米油。砂锅内加入1500毫升的清水,然后大火烧开,水开后再把浸泡好的小米放进去。
水开再放米很重要,冷水下锅会由于温度不足,淀粉无法快速糊化,煮出来的粥会清汤寡水,口感不浓稠。大火烧开后,再加入切好的南瓜块,继续煮沸,撇去浮沫。
继续使用大火煮至水开,撇去浮沫后,关火把锅盖盖好,转为最小火慢慢煮20分钟左右,期间要适当搅拌,避免粥粘锅,慢慢煮米油就出来了。
第四步:最后焖制
煮至小米粥浓稠后,用勺子轻轻搅拌,确保粥底不糊底,米油完全析出。接着,加入泡好的枸杞,继续盖好锅盖,利用砂锅的余温焖十分钟。
小贴士:
1.选用新小米,不仅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营养。新小米的质地较为松软,煮粥时口感更佳,能带来更浓的米香。
2.小米绝对不能冷水下锅,开水下锅能够确保小米表面的淀粉及时糊化,煮出来的粥既粘稠又浓郁,米油香气四溢。
我是热爱美食又常常想偷懒的吃货,关注我,了解更多好吃又好做的美食!如您有更好的小米粥的做法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