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你是什么状态呢?

是元气满满、活力十足,还是精神不足、疲惫不堪。

明明睡够了8小时,早上起床还是爬不起来;一动脑就累,倒地上就能睡,跟自己说了N遍精神点,还是蔫哒哒的。

这种做啥都累的情况并不是你懒或是意志薄弱,而是能量条早已触底。

这就是隐形疲劳,它悄悄消耗着你,而你甚至未曾察觉。

手机电量不足会提醒,但你的身心透支却常常被忽略。隐形疲劳,正是我们身体发出的静音警报。

还记得前段时间某知名辅导机构27岁员工猝死事件吗?

明明快要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孩回家,有自己的小家了,却倒在了冰冷的工位上。

与父母亲人,未婚妻天人永隔,这场悲剧令人心痛,但也让人反思。

加班文化盛行的汹涌暗流,更隐藏着一个被我们长久忽视的隐形杀手”——隐性疲劳。

它不似外伤那般显而易见,却像温水煮青蛙般悄悄侵蚀着健康,最终在某个临界点崩溃,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种随时可能会反噬身体健康的慢性损耗,藏在深夜加班的咖啡香气里,藏在再坚持一下“没事,我没事儿”的自我催眠中,更藏在我们对健康预警信号的漠视里。

那到底什么是隐形疲劳呢?

隐性疲劳是一种不易察觉但危害极大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疲劳感能反映出身体的疲劳程度。

然而,疲劳感与疼痛感类似,是一种融合了生理、心理、文化等多维度因素的主观体验,它不是准确无误的,反而常常会出错。

就像疼痛感,在不断刺激和适应下,人对疼痛的耐受度就会增加。

当个体反复暴露在某种疼痛刺激下时,他的神经系统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变得越来越能忍受疼痛,对疼痛的感知不敏感。

就像吃火锅,很多人刚开始是在微辣的辣度上,后面不断尝试,就开始接受更辣的辣度,疲劳感也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高消耗、低补充的状态时,就忘记了不疲劳是什么样的感觉。在忍耐和忽视中,疲劳感的阈值渐渐升高。

加上好多人习惯性在困顿的清晨和深夜来一杯“提神醒脑”的黑咖啡或是奶茶提神。

本来身体刚发出了“疲惫信号”给大脑,但因为咖啡因和高糖分的冲击,又让体内的多巴胺快速分泌,暂时把大脑的兴奋度又提了上去,但这是一种假象。

这种状态下,我们就以为自己有“打满鸡血”恢复精力了。

这种短暂的兴奋只是掩盖了身体的疲劳警告,让大脑对疲劳变得迟钝,甚至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以为自己满电满血

时间一长,就像用久的手机电池,看着像是充满了电量,但实际电量早已比不上之前,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在透支。

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下,往往会有些预警信号发出,注意到这些,及时休息也能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1.经常脑雾,难以专注

主观感觉到思维迟缓、混乱,大脑反应变得迟钝,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

如在会议中无法跟上讨论的节奏,或者在开车时对路况反应迟钝等,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精力来完成需要思考的工作,且这种现象经常出现。

2.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是隐性疲劳的一种典型表现。

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小事生气或不安。

同时,容易厌烦也是隐性疲劳的一个常见症状。

大脑功能受疲劳影响,人们容易对事物失去耐心和兴趣,即使是平时喜欢做的事情也感觉无趣、令人厌烦。

这种情绪状态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3.睡眠质量差

入睡困难,如躺下超过半小时仍无法入睡;睡眠过程中多梦、易醒夜间频繁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醒来后仍感到疲惫,没有恢复活力。

进行日常活动时,比如看电视、坐地铁,会不自觉地入睡

这种中途入睡的现象,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是大脑在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强制休息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体检正常却总想躺平?这4个信号说明你中了“隐形疲劳”,那些说不出口的累,正在拖垮你的身体!

4.身体经常出现各种小问题

当身体陷入隐性疲劳状态时,代谢水平可能会显著降低,会导致营养物质的代谢不完全。

这些未被完全代谢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积累,形成包括乳酸、尿素、氨等在内的具有臭味的代谢废物。

这些废物可能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与皮肤上的细菌相互作用,产生令人不悦的体臭。

此外,随着身体状态持续下滑,免疫力也将显著降低,炎症就会活跃,这常常伴随着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的出现。

更严重的是,体内寄生的疱疹病毒可能会因此变得活跃,从而在口唇、腋下等部位形成水疱。

在中医看疲劳是气血不足以支持身体的消耗,所以想要解除疲劳状态,就要从补气血,恢复脾胃入手。

1.两丸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气血充足,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脾胃,两丸就是恢复脾胃功能不错的选择。

两丸指的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附子理中丸化裁自《伤寒论》理中丸。

(药物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能够帮助沉衰的身体振奋机能,起到温中健脾的作用。

金匮肾气丸化裁自《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


(药物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因为附子理中丸恢复脾胃功能的同时会消耗大量津液,而金匮肾气丸可以补充津液水平。

两丸相辅相成,共同服用,无论是恢复先天功能的肾,还是改善后天之本的脾胃,都有绝佳的效果。

2.多喝大米汤

大米汤由粳米熬制,既能够补充津液,又能健脾和胃。

日常可以用米汤代替水来喝。

每天喝3L大米汤,小口慢饮,少量多次。

3.艾灸

中脘穴

中脘穴是脾胃保健的大穴,位于肚脐之上四寸处。

《循经》评价为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艾灸中脘穴可以帮助温胃健脾,缓解腹胀、腹痛症状。

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我们的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艾灸神阙,可以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每日艾灸15~30分钟,艾灸是很耗津液的,所以艾灸前后注意多喝大米汤补充津液。

除了这些手段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平时多注意休息,减少熬夜频次,确保优质睡眠。

还要学会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不要让工作和家务占据你所有的时间,当安排一些休闲活动,如散步、瑜伽、养元桩、八段锦、阅读等,让自己在忙碌之余也能得到放松。

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分配任务,避免过度劳累。

隐形疲劳藏匿于生活里各种不易察觉的角落里,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察觉应对,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