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欢迎关注

1951年,河南信阳铁路工棚里,25岁的马从云攥着《河南日报》的指尖发白望着日思夜想的三个字,他泣不成声:“娘,您安息吧,我找到爹了!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个从未见过父亲的青年想起七年前母亲咽气时的场景

1944年那个血色黄昏,37岁的郭莲在粪坑里艰难蠕动。被日伪军打断三根肋骨的她,被救后用最后力气从浸透血污的棉袄夹层抠出丈夫照片:你爹他叫尚德

垂落的手掌间,照片滑落这个可怜的女人至死都在等着自己的丈夫,不知他3年前已牺牲在白山黑水的皑皑白雪间,更不知丈夫还有个让国人肃然起敬的名字!

1904年,郭莲出生在汝南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8时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邻村高大威武的小伙马尚德。

新婚夜马尚德在油灯下写写画画,郭莲不识字却记得丈夫说过等天下太平了,教你认字。可不久后的一个夜晚,他却偷偷离开了家。

就在郭莲百感交集时,丈夫来信说自己正在开封读书郭莲心安了,她知道丈夫胸怀大志

后来,儿子出生了,丈夫依然没有回来。

一天,一个村民告诉郭莲:我见到你家尚德了,在村里头讲话……

郭莲起襁褓中的儿子就跑到现场,远远地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台上慷慨陈词她不觉眼眶发红。

马尚德也在人群中看到了她和怀里的孩子,愣了一下,眼里闪着喜悦的泪花。

他是被推举为主任回乡开展农民运动。初为人父的他久久抱着儿子不肯撒手,满脸愧疚地抚摸儿子的脸然而,一夜之后,他又走了

再次相见已是一年后,马尚德率领了确山起义和刘店秋收起义。他成为了农民心中的英雄,敌人眼中恨得咬牙切齿的“匪徒”。

亲人们受此牵连,只能四处藏匿。怀有身孕的郭莲带着婆和儿子回自己娘家,在担惊受怕中生下女儿。马尚德得知后,偷偷地跑岳母家匆匆见了一面。

临行前,他留给妻子一张照片,紧握妻子的手,满脸愧疚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跟着受苦了…..我相信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有一天会胜利……

郭莲天天盼望着那一天,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从此音信沓无、生死两茫茫

婆婆思儿心切,眼睛都哭瞎了敌人却没放过她。1938年,老人在遭到毒打逼问后一病不起,含恨而终。

临终时她拉着儿媳的手,一字一句嘱托:“不管尚德是死是活……一定要找到他!”

敌人烧毁郭莲的家,她只好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艰难求生,破烂

丈夫唯一的照片被她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在棉袄里这成了她在颠沛流离中的慰藉。

她遭毒打扔粪坑,半生死守一张照片,至死不知丈夫是民族英雄

东躲西藏,终究难逃敌人魔掌。郭莲遭到好几次毒打、逼问下落

1944年,在一次毒打后,丧心病狂的敌人竟狠心将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她扔进粪坑。等郭莲被救捞起时,已无力回天。

临终,她将照片交给孩子嘱咐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父亲。她坚信丈夫一定还活着,却并不知道,她苦苦等待的丈夫已在4年前牺牲在冰天雪地中

他的死何其悲壮,感天动地!

1932年,马尚德隐姓埋名进入东北,组织抗日联军他有了一个让日伪军闻之丧胆的名字杨靖宇!出于保护目的,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本名。

抗联遭到日伪的疯狂报复。在冰天雪地里,抗联战士们艰难度日,奋斗不止。

可由于身边亲信的接连叛变,抗联军的粮食补给地密营被毁于一旦,杨靖宇和战士们被逼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

1940223日,农历正月十五,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小木屋里,孤单地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晚。

已经55夜没有吃任何粮食的他,连去外边树皮的力气都没有

没人知道那天夜里他在想什么,是否会浮现亲人的脸而含笑?

次日,当叛徒程斌带着讨伐队包围而来,将军宁死不降,战斗到最后一刻。

伪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支撑这个没有粮食、衣着单薄、鞋子破损的人在冰天雪地坚持这么久?
他们剖开杨将军胃却震惊了,那个饿得变形的胃里只有几块没消化的树皮和一些草根……

他们割下杨将军的头颅泡在防腐液体里,用来研究。后来,组织费劲千辛万苦才找到了这个头颅。解放后,又四处寻找杨靖宇的家人一直未果。

直到195171日,河南日报发表了一篇杨靖宇文章提到他的家乡和本名,马从云这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

1953年,马从云终于见到父亲——一颗泡在冰冷容器里的头颅。他泪流满面,磕头跪拜。

寻亲之后,马从云兄妹得到了河南省的关注,说要为他安排工作,安抚英烈家属。

马从云却拒绝了兄妹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从不对人说起自己是杨靖宇将军的后人

逢年过节,马从云会把从东北带来的一块树皮摆在桌上,告诉孩子们:“当年你们爷爷就是吃的这个,你们要珍惜粮食……

有些等待注定没有回响,却震耳欲聋。当郭莲用37年人生焐热一张照片时,她不会知道自己的丈夫正用胃里的树皮温暖整个民族。

历史记住了杨靖宇的胃内容物,更该记住那个在粪坑里紧握照片的农妇——她用最朴素的坚守,完成了对家国大义最震撼的注脚。

END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关注+扫码,送您精选电子好书(备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