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曾盛赞赖斯:“她的崛起如青云直上,唤起了一代年轻黑人对于”呆在监狱会比在某公司董事会中任职更有前途”信仰的理解。
”在美国历史中,尽管种族歧视始终存在,黑人在不公正的待遇中茁壮成长,形成了一种“呆在监狱比在公司董事会更有前途”的信仰。而结束这一信仰的女性,正是康多莉扎·赖斯。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权力的女性之一,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国务卿,赖斯的人生轨迹充满传奇色彩。
赖斯的起点并不平凡,1954年11月14日,她诞生于美国伯明翰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的虔诚信仰和良好教育为她打下坚实基础。然而,美国的种族歧视让赖斯的父母告诉她:黑人必须比白人更优秀,才能获得平等机会,优秀三倍才能超越对方。
这样的言传身教一直激励着赖斯,成为她努力拼搏的动力。在学校,她成绩出色,甚至跳级。赖斯回忆道:“在伯明翰,种族隔离无法言说。幸而,黑人社区是我的庇护所。”她接受芭蕾舞、法语和礼仪等多方面的教育,初衷是成为一名钢琴家。
然而,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这并非她的真正兴趣。
在大学的一堂国际事务课上,赖斯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当时的讲师约瑟夫·克贝尔谈到苏联政治时,赖斯被深深吸引。于是,她选择了离开音乐的道路,毕业于19岁,26岁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斯坦福大学的苏联事务专家。

然而,她与政治的真正关联始于一次晚宴,当时她的简短演讲引起了时任福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的兴趣。这次相遇开启了她与布什家族的故事。
1987年,斯坦福大学举办的一次晚宴改变了赖斯的职业生涯。
她的几分钟讲话在时任福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当斯考克罗夫特成为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他选择了赖斯作为同事。赖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事务司司长任上表现出色,赢得了同事和总统的尊重。1992年,随着克林顿成为新总统,赖斯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
然而,在1998年,她再次离开学校,进入政界,成为小布什的专属军师。2004年,小布什提名赖斯为国务卿,她成为小布什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赖斯的事业成功并非仅限于政治。她与小布什之间的私人关系也备受关注。媒体曾描述她是“布什总统的顾问、红颜知己,是与总统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他们共同的兴趣使得他们在私人生活中也是密不可分的。尽管小布什曾承认对赖斯有过“暧昧的感觉”,但这并未影响两人的深厚友谊。而卡扎菲更是公开表示对赖斯的爱慕之情,称她为“非洲女神”。
赖斯的事业辉煌,但她却一直保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至今未婚。
她解释说:“我不成家只是因为还没有遇见过任何让我想与之共同生活的人。我已经保持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能够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这种宁缺毋滥的态度,她的成功秘诀既在于她的努力,也在于她的坚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