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虚拟主播
乔玄官至太尉,历史上有名的成语“百折不挠”就是形容乔玄的。蔡邕《太尉桥玄碑》记:“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乔司空巷,东起皮市街,西至人民路与范庄前相对,全长410米,宽2.8米,相传三国时乔玄居此而得名。也有说是因宋左丞相乔行简曾居此而得名。乔行简是南宋大臣,浙江东阳人,南宋绍熙癸丑进士,累官至参知政事、左丞相兼枢密使,拜少师、保宁军节度使、醴泉观使、鲁国公,但并没封过司空官位,此说可信度不高。
乔玄(公元110年-184年6月6日),一作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东汉时期名臣。
乔玄年轻时担任县里的功曹。当时的豫州刺史周景带领官属巡察到梁国,乔玄前往拜见周景,列数陈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任命自己为陈国从事,以彻查羊昌的罪行。乔玄上任以后,收捕了羊昌的食客核查羊昌的罪行。但羊昌一直受到掌权大将军梁冀的庇护,梁冀为救羊昌特派快马传文书赦免他。周景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乔玄,乔玄只交还文书却不回去汇报,反而加快核查羊昌的罪名,最终将其用囚车押解进京。乔玄因此而扬名。他在出任上谷太守、汉阳太守等职期间,上邽县令皇甫祯犯了贪污罪,乔玄抓捕拷问他并施以“髡笞”(拔光头发鞭笞)的刑罚,皇甫祯最后死在集市,一郡的人都感到震惊。
乔玄的小儿子十岁时独自外出游玩被人劫持,劫匪进入乔宅要拿钱赎人,乔宅坚持不同意拿钱赎回儿子,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东北部尉曹操赶来时劫匪逃跑,阳球担心乔的儿子被人杀害没有追击,乔玄大声命令追击,最后劫匪被杀,其儿子也没回来。乔玄将此事汇报皇帝,并请求皇帝向天下下诏,“今后,凡是有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不得拿财宝赎回人质,让罪犯有所可图”。据传此诏发布后再没发生过劫持人质的事。
汉桓帝在位晚期,鲜卑、南匈奴以及高句丽国王伯固等一同叛乱,在边境一带抢劫掠夺,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共同举荐乔玄为度辽将军,特赐可以使用黄钺的权力。乔玄到任,修养兵士,然后监督各将领讨伐胡虏以及伯固等,将其全部击溃。乔玄在职三年,边境安定无事。

光和六年(公元184年),乔玄在京师雒阳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乔玄性格刚直急躁,但谦虚勤俭、善待下属,受到时人的敬重。他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产业,丧事不用殡礼,灵帝遣使吊唁,并赠送财物,命以隆重的礼仪安葬他。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路过乔玄坟墓的时候,亲自撰写祭文祭拜乔玄。黄初六年(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征吴会师,自谯过梁,派使者以太牢礼祭祀乔玄,可见曹家对乔玄的提携之恩还是铭记在心的。
乔玄在后世被人熟记,与盛传东汉末年的江东美女大乔、小乔为乔玄之女有关。据《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大乔、小乔为“桥公”之女。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沿用这一说法。清代人沈钦韩在《两汉书疏证》一书中认为,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称作“公”,因此《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的“桥公”必为汉太尉乔玄。沈钦韩的说法被多方引用,几成定论,但实际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乔玄和大小乔之父桥公(乔国老)并非同一人。按《三国志》的记载,孙策、周瑜分别纳大、小乔是在攻破皖城之后,是公元199年的事。而乔玄公元183年就已去世,死时已有七十五岁,从年龄上来看,也不可能是大、小乔之父。
二乔(乔家两个女儿)在当时就远近闻名,其美貌被赞誉为国色天香,可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相媲美,其过人的聪慧也令人赞叹。自古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当然就引来了各路英雄。孙策是当时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去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同去礼聘,经乔公允许,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大乔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只有徒弟在吴国。而“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徒弟无能为力,孙策不治而亡,年仅26岁。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青灯古佛,深居简出,了此一生。小乔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小乔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周瑜后来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小乔仅三十岁左右。史载,“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令樯虏灰飞烟灭”的周瑜和江东二乔的绝配,令一代枭雄曹操羡慕不已,建起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赤壁》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日思夜想。
据传,周瑜的故居一说在雍熙寺西。现在的景德路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当时所选的地基就是古雍熙寺废基。现在在城隍庙边上就有雍熙寺弄,它南起景德路,北至人民路,全长543米,宽2米。另有一说在肖家巷,肖家巷因周瑜曾居住过故又名周将军巷。肖家巷,位于钮家巷北面,大儒巷南面。西出临顿路,东过雪糕桥达平江路,全长418米,宽3米。
原创:苏苑
金相邻公众号 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