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植物微观,旨在科普世间各种本草。如果你也喜欢植物以及中草药,拜托大家把“植物微观”设为星标,这样就可以每天看到了,跪谢!!!

马上就有端午节了,提到端午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又要吃粽子了。其实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的意义远不止吃粽子。像划龙舟、拜神、祭祖、祈福都是端午节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端午节,我们老祖宗还留下来了一句流程千年的古老谚语。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清明节我们会在门框两侧、屋檐下或供桌等位置上插上当年新生,且鲜绿柔软的柳枝。用来以驱邪祈福、纪念先人。而到了端午节,我们则需要插艾。‌这种习俗在我国源远流长,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缺少的节日仪式。

你像我老家,每年端午节,父亲都会去割一些新鲜的艾草来插在门框两侧,意在避除瘟疫。而笔者作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介绍的这种植物,它就是端午节的主角,艾。

认识艾、了解艾

艾,在民间普遍存在两种,一种叫艾蒿,它是半灌木状的植物。通常植株比较矮小,但是它同样有艾草一般的香气,只是长不大。春天通常我们用来制作青团粑粑的其实就是这种艾蒿。而我们端午节要用到的其实叫艾草,它是同样属于半灌木状的植物,高的甚至可以长到2米左右。我老家每年都会储存陈艾的习惯,因此种植了些艾草,对此有所了解。

艾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它原产于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它的文字记载。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说:“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提到的艾指的就是它,由此可见艾在华夏文明中的特殊地位。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为什么端午节要插艾?艾是什么,有何作用?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草?

艾草又被称之为纯阳之草,它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号称“百草之王”。在古代古人认为端午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阴阳理论中五月初五,代表阳气最盛的时间点。而艾草冬至萌芽蓄积阳气,端午节时成熟时,古人就认为它吸收天地至盛阳气,被古人视为“地之阳”的象征。

而农历五月正值盛夏,加之这个季节雨水多,天气燥热潮湿。这种环境极易滋生蚊虫毒蛇以及瘟疫,所以在古代每年的农历五月也被称之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这一天更是被称之为“九毒之首”,堪称一年当中最毒的一天,则被称之为“恶日”。

因此民间也有躲端午一说,你像北方一些地方至今都保留这些传统习俗。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躲端午。在民间草志《滦州志》中就有记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农历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因此诸事多需避忌。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要回到娘家,寓意着躲避灾祸,祈求平安‌。

端午插艾”其实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开始悬挂艾草和菖蒲来驱邪避毒。在古籍《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而人们之所以端午节人们要用插艾草挂艾草,这是因为艾草富含富含芳香物质。

这种植物不仅可以驱赶蚊虫毒蛇,而且艾叶晒干之后通过燃烧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古人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每年端午节前后都会家家户户插艾草,用来驱邪避毒。亚洲很多国家受我国文化的影响,每年端午节也都有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你像韩国有“端午祭”,民众同样也会插艾草挂艾草。

现在已经是5月底了,距离传统佳节端午节越来越近。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菖蒲和艾草,那么要开始准备了,你像在我老家,已经有人挂起来了,节日的范围一下就浓了起来。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艾草了解了吗?你听说过“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句古老的谚语吗?端午节在你们当地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仪式呢?你家有种植艾草吗?想了解艾草更多作用和价值。

笔者推荐大家购买上面这本《精编中草药》,里面就有很多关于艾草的介绍。特别是喜欢挖野菜、摘野果吃的小伙伴,多看看这本书。不仅可以认识更多有趣的植物,还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植物的各种知识,值得推荐。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