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今天和大家聊聊湿热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前段时间刚好就遇见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位男患者呢自述经常上火,不是牙龈肿痛就是长口腔溃疡,反反复复;平时会感觉胃不舒服,然后出汗多,小便黄,大便难解。他在网上查,认为自己是湿热体质,想知道自己的情况适不适合用三仁汤。但他伸出舌头让我一看,我就知道他的湿热类型根本不适合三仁汤!

为啥这么说呢?下面咱们就结合他的舌象来探讨一下,教大家如何分清湿热类型,选对调理方案!

首先可以看到,这位患者的舌头胖大有齿痕,这提示了脾胃虚弱,运化不了水湿的问题。然后舌苔呢厚重黏腻,说明体内痰湿比较重,而颜色发,很明显是湿气在体内待久了,已经郁结化热,形成湿热了。身体再湿热的熏蒸下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再结合患者一系列上火的症状,很明显,他的情况是“热大于湿”的。

湿热交织,重在清热还是除湿?舌象来揭秘,教你如何正确选择。

那为什么患者不适合三仁汤?因为三仁汤是化湿能力强但清热比较弱,它的核心药物呢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通过宣肺、醒脾、渗湿这三点来疏通三焦,把湿气送走。湿气逐渐减少,那郁热自然也会慢慢消失。这个方子适合那些舌质淡,舌苔厚腻微微发黄,有咳嗽咳痰、头重脚轻、大便黏马桶的情况来用。

而患者的舌苔黄的很明显,并且表现出的症状也多为热象,说明湿热已经化火,三仁汤对于这种已经形成的热毒是无可奈何的。

因此,正确的调理思路,应该放在先灭火再除湿,而不是单纯的只祛湿。 针对这种“热重湿轻”的情况,甘露消毒丹这个方子会更合适,它里边有黄芩、连翘能有效解决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还有茵陈、滑石清热解毒、利尿祛湿,通过小便把湿热给冲刷出去;接着还有薄荷、石菖蒲来给身体“通通风”,把湿热散出去,不再郁积。

总的来说,湿热调理,关键是要分清湿重还是热重,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你还拿不准自己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不要盲目用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中医王大夫,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