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涛哥,一个研究ADHD并且找到了自己热爱事业的ADHDer。

很多人以为ADHD的人最适合自由职业,时间自由、空间灵活,听上去多么理想。

但是往期训练营学员分享:自由职业,挑战很多,日常的饮食起居、时间管理都需要很长时间适应。

ADHD的理想工作,不是自由,也不是稳定,而是能让人“上头”!

什么叫“上头”?

就是那种做起来停不下来、大脑发热、忍不住全情投入的感觉。

涛哥创立止动计划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长期处于一种“心流状态”。

因此,也胖了很多斤,每次都有人说:涛哥,你怎么又胖了。

为什么自由职业看似自由,可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什么又才是ADHD的理想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自由职业”也可能是陷阱?


很多人都觉得,ADHD人群思维活跃、创意十足,自由职业、当博主、做创意人似乎是完美的职业选择。

但现实真的如此吗?

自由职业看似自由,可一旦缺乏“即时激励”和“情绪驱动”。

对ADHD来说,其实很容易从“理想职业”变成“陷阱”。

一旦大脑失去上头的感觉,自由就变成了折磨。

比如做自媒体博主,刚开始可能因为涨粉、点赞带来的“上头”状态动力十足。

但如果没有持续的新鲜刺激和及时的成果反馈。

我们很难保持热情,很容易就放弃了。

涛哥没放弃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内心尽量处于平衡状态。


(图源网络,侵删)

而且自由职业大多时候是独自工作,虽然相对独立。

但缺乏他人的交流,对需要外界刺激来保持活力的ADHD来说。

很容易感到孤独,缺乏情绪驱动,创作灵感也会随之枯竭。

这种缺乏互动和反馈的状态,会让ADHD彻底“断电”。

失去那种能激活注意力系统的“上头感”。

(图源网络,侵删)

自由职业在线上得不到反馈的同时,如果线下也没有人进行反馈。

ADHDer很有可能因社交隔离而缺乏动力,还可能使一些症状加重。

如情绪问题等,进而影响工作状态。

二、ADHD不是热爱工作

而是“上头”的工作状态


很多ADHDer以为自己“热爱”某份职业。

其实我们真正迷恋的,是那份职业带来的上头状态

即时反馈、情绪满足、多巴胺飙升让我们兴奋,而不是那份工作本身。

1、即时激励

ADHD人的大脑像一台需要“高刺激燃料”才能运转的引擎。

只有不断接收到新奇、有挑战、反馈明确的任务,才会感到“上头”[1]。

在工作中,实时挑战和变化能让我们保持专注。

从神经学角度看,即时的挑战和刺激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

而多巴胺能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让ADHD人群更有动力去完成工作。


(图源网络,侵删)

ADHDer可能难适应传统工作的固定时间和环境限制。

而一些自由职业者能自主选择工作地点时间。

可根据自身注意力和精力状况灵活安排。

及时地让自己不断地接受各种挑战和刺激。

相反,自由职业中如果工作逐渐变得单调、重复、没有挑战。

ADHD的大脑就像突然断电。

无法分泌足够的多巴胺,也就彻底失去了“上头”的动力。

这样的状态会使我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工作热情下降,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图源网络,侵删)

2、情绪驱动


由于ADHDer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以及部分脑区发育的异常,会使得我们情绪容易失调[2]。

(更多有关信息可见往期公众号文章:《ADHD的幕后黑手——情绪失调》)

面对不感兴趣或缺少成就感的工作时,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分散注意力,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工作状态。


(左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后回通路功能连接异常会导致ADHD情绪调节异常,图源文献3)

(1)兴趣是点燃“上头”的第一把火

ADHD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热情。

但如果不能持续挖掘出工作新的有趣之处,兴趣消退得更快。

例如自由撰稿人,刚开始对写某类题材文章兴趣浓厚,可时间一长,发现写作套路相似。

还需要不停修改,难以激发新的兴趣点,就会迅速跌出“上头区”。

变得烦躁、厌倦甚至抗拒写作。

(图源网络,侵删)

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我们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

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分散注意力,我们更难专注。

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怠工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长期还可能导致职业倦怠。

(2)成就感是维持“上头感”的燃料

获得成就感也是ADHDer坚持工作的重要动力。

什么才是ADHD的理想工作?不是稳定,而是能让人“上头”!

及时的反馈会让我们感到有价值。

相反,缺少成就感会让人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从而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

在自由职业中,如果成果反馈不及时,像自由设计师完成一个作品。

可能要等很久才能得到客户全面评价。

这种延迟的成就感很难支撑我们长期投入。


(图源网络,侵删)

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会让ADHDer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形成负面的自我认知,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在工作中更加退缩。

长期缺乏成就感就更容易情绪低落。

甚至陷入抑郁状态,进一步削弱工作能力和效率,对职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相比之下,可能在一些传统工作场景。

如销售,每成交一笔订单就能马上看到业绩成果。

这种即时的成就感更能不断激励我们前进。

三、别选“稳定职业”

要找让你“上头”的状态

与其拼命寻找“适合的职业”,不如反过来问自己。

什么样的状态会让我兴奋、专注、持续“上头”?

1、任务or角色多样切换的工作


拥有创造力的人更容易在不同观点和方法之间切换[4]。

我们拥有更灵活的关联网络,该网络使我们的大脑能够更容易地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颖的想法[6]。

而ADHDer似乎具有更灵活的关联网络[5]。

研究发现,ADHD在执行认知任务时,默认模式网络十分活跃[6]。


默认模式网络,图源网络,侵删)

多样化的工作内容可以避免单一任务的枯燥感。

ADHDer通常对新鲜事物和变化有较高的兴趣。

多样的任务切换能让我们保持相对较高的工作热情。

并且不同的任务和角色可能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例如活动执行、公关、创业这类工作提供了更多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这样的工作节奏下,能时刻保持新鲜感,充分发挥思维灵活的优势。


(图源网络,侵删)

2、能快速看到成果的工作


能快速看到成果的工作可以提供即时或短期内的反馈。

让ADHDer迅速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获得成就感,维持动力。

并且允许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任务并转向下一个。

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兴趣变化较快的特点相匹配。

避免因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而产生厌烦和注意力分散。


(图源网络,侵删)

销售、厨师、项目型工作都具备这个特点。

销售能清楚知道自己的业绩,厨师能在较短时间内将食材加工成美味的菜肴。

项目型工作每完成一个阶段都有明确成果展示。

这些即时成果反馈能为ADHDer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将注意力聚焦在当前任务上。

并且可以让我们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回报,从而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3、外部激励机制强的工作


外部物质激励如明确的绩效奖励、奖金等。

能使ADHDer更清晰地了解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能获得奖励的任务上,减少分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表扬、认可等外界精神激励的积极反馈,能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价值。

满足我们对成就感的需求,进而增强工作动力,强化我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不断提升自己。


(图源网络,侵删)

客户反馈、业绩数据、互动回应等外部激励对ADHDer影响很大。

比如电商客服,每次解决客户问题得到感谢。

或者看到客户满意度提升,都会觉得工作有价值。

涛哥说


涛哥记得18年在工作中,惨遭ADHD几次黑手之后,便立下毒誓。

研究生期间,啥都不干,我也要把自己ADHD问题解决。

我开始研究ADHD、做ADHD的干预,我把各种心理学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

好比拿起100米大刀,分别将头晕头痛、焦虑、抑郁、愤怒、躁狂、疲劳、拖延等各种问题斩杀于马下

当我可以安静地感受风的抚摸、鸟儿的声音、空气的味道时

我知道,我得到了救赎。

这样的日子,过去,我一天都没有拥有过。

最后,涛哥想说,ADHD不论做任何工作,都要把影响自己的“症状”控制好。

不然,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比2G网还卡,走不了一步。

请大家务必重视,除了药物干预外,非药物干预。

重点在于提升前额叶功能以及纠正负面思维。

正念+运动+鱼油omega3+认知行为干预CBT,慢慢去尝试。

总有一天,你终将发现,已经把ADHD的负面影响,斩杀于马下,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不要放弃,信念感是最前置的“干预”。

(25年,大理)

注:最近训练营在招生,大家在职场中要助力的,可以寻求专业的支持哈:第十三期成人ADHD正念营正在招生!名额有限抓紧联系涛哥微信adhd-hzlm,通过筛选即可报名。

全文完!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程硕,李金花,王和平.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研究进展[J].现代特殊教育,2018,331(4):29-34.

[2]The ADHD-Anger Connection: New Insights into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https://www./anger-issues-adhd-emotional-dysregulation/?src=embed_link

[3]宾博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自发活动及功能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右江民族医学院,2024.DOI:10.27908/d.cnki.gymzy.2024.000259.

[4]White,Shah.(2016).Scope of semantic activati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ADHD.Creat.Res.J(28),3,275-282.

[5]Holly White.(2019).”The Creativity of ADHD:More insights on a positive side of a’disorder'”,Scientific America.

[6]Marcos-Vidal L,Martínez-García M,Pretus C,et al.(2018).Lo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uggests functional immaturity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Hum Brain Mapp(6),39,2442-2454.

审核:兰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