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魏医生,大家都知道舌象是身体健康镜子,今天我把中医关于舌象不愿意说的三种情况,通通告诉你

第一种是舌苔发黄,多由脾胃运化失常、湿久化热引起,属于脾胃湿热证。若脾胃功能受损,水湿代谢障碍,郁积日久则化生湿热。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模式改变,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导致脾胃湿热纷纷找上门。这种情况的调理关键在清热利湿,我常用三仁汤进行加减。

三仁汤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渗湿利水,三者配伍,可从三焦分消湿热,使湿去热清。

舌黄用三仁,舌白用金匮,舌厚用平胃,中医不愿说的三种情况

第二种是舌苔白滑,多提示体内阳气不足、水湿无法温化,常见于脾肾阳虚证。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脾阳需肾阳温煦以运化水湿。而老年人或久病体虚者容易出现此类舌苔变化。调理需温阳化湿,经典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为常用选择。

金匮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附子、桂枝,可温补肾阳、鼓舞肾气,恢复人体温化水湿的能力,使阳气充足、水湿得运

第三种是舌苔厚腻,表明体内湿气重且凝聚成痰,属于痰湿阻滞证。痰湿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其中脾失健运是关键因素。这类人群长期嗜食肥甘厚味、缺乏运动,会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聚湿成痰。

调理应以燥湿化痰为主,中医经典祛湿方剂平胃散加减为常用方案。平胃散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行气散满,陈皮理气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改善痰湿阻滞症状,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功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存在差异,建议先咨询专业中医师,在指导下使用,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