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事长王晓秋的开场辞中,“用户” 一词高频出现 20 余次,持续强调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的根本性变革——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从规模领先迈向价值领航。
“在未来18个月里上汽的产品上,都会有今天发布会的影子,都会看到今天上汽的基因”,这句承诺让所有人对上汽未来新车充满期待。
战略转型后的上汽集团,将如何定义新车?答案直指 “打造最懂你的 AI 汽车”。
发布会上,上汽集团给出了一系列具体落地的目标:推出国内首款 AI 汽车、年内落地支持 L3 级量产自动驾驶的上汽银河全栈 4.0 电子架构、2027 年前首发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
按照官方说法,未来上汽的新车,可以变成用户的“智能助理+出行管家”。
上车后,你的手机应用、导航、歌单直接同步到车机,像手机一样无缝体验。此外,AI在驾驶习惯、体感温度、音乐氛围等多方面能主动学习用户的习惯,比如说,周一自动导航去公司,周五下班推荐餐厅,甚至能根据你的心情调节氛围灯。

汽车还有情感陪伴功能,AI能记住你的驾驶偏好(比如空调温度、座椅角度),甚至能陪你聊天解闷。
产品阵容方面,4月18日将发布的智己L6打头阵,上海车展上由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操刀的荣威新作紧随其后。未来一年,十余款涵盖SUV、越野车、跑车、皮卡等细分市场的新车将陆续亮相,全面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感受到上汽集团转型带来的产品层面变化。
02
技术:上汽“黑科技”,靠不靠谱?
在上汽之夜发布会上,上汽集团全面展示了最新的战略规划、技术成果及产业合作进展。如荣威与MG品牌将携手地平线开展合作,卓驭方案将应用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车型;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此外,Momenta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将赋能上汽智己品牌。
上汽的技术革新建立在开放合作的坚实基础上。发布会上,”中国智驾四大天团”——地平线、卓驭(原大疆车载)、鸿蒙智行、Momenta的联袂登场尤为亮眼。正如总裁贾健旭所言,上汽 “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这种协作模式,让上汽能够整合行业顶尖资源,让技术真正服务用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早些时候,上汽选派年轻骨干赴华为”深造”,上汽集团领导特意叮嘱带队的团长:放下架子,好好跟人家学习。彰显了虚心学习的转型决心。
从去年下半年起,上汽集团已进行一系列战略与机构调整。改革之路艰难,上汽集团以三套 “拳法” 推进转型。
对内,年初整合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等 5 家企业成立 “大乘用车板块”,实现自主板块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未来还将整合商用车板块;对外,加快合作节奏,与多方展开深度协同;全球化层面,加大智能化新产品海外投放,推行 “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 策略,还将在上海车展发布新海外战略。
这些改革举措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上汽整车批售 94.5 万辆,同比增长 13.3%,3 月销量反超比亚迪,重夺国内销量榜首。盈利方面同样向好,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10% 到 18% 。
总结
这次“上汽之夜”是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宣言,推动 “上海智造”、“中国品牌” 迈向全球品质新高度。如果上汽能兑现承诺,未来18个月的新车会很值得期待。但最终值不值得买,还得看实车体验和价格,建议大家多多关注4月18日的智己发布会以及荣威在上海车展发布的两款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