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解郁方由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柴胡、白芍、薄荷、知母、黄柏、白术等中药组成。源自《伤寒论》经典思路的现代化裁。
全方以“温补肾阳、疏肝解郁”为核,分三路调理:
1.温阳固本: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补肾阳,激发命门之火,改善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阳虚症状;
2.疏肝解郁:柴胡、薄荷疏通气机,白芍柔肝平肝,缓解情绪压抑、烦躁易怒;
3.调和脾胃: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当归养血活血,促进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长期情志不遂易致肝气郁结,久郁耗伤阳气。肾阳不足则心神失养,肝郁气滞则胸闷烦躁,脾虚湿困则躯体沉重。此方通过温阳振奋机能、疏肝解除郁结、健脾化湿通滞,从根源改善情志与躯体症状。
且看一则典型医案:

王某,女,32岁,互联网从业者,长期加班熬夜。主诉:情绪低落2年,对工作生活丧失兴趣,夜间辗转难眠、早醒,食欲差,常感“胸口如压巨石”。月经推迟,量少色暗,冬季手足冰凉。
刻诊: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肾阳虚衰,肝郁脾虚。阳虚失于温煦,肝气郁结化火,上扰心神致失眠焦虑。
治则:温肾阳为主,辅以疏肝健脾。详细了解情况后组方: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柴胡、白芍、薄荷、炒白术、茯苓、当归、酸枣仁、桂枝。
结果如何?
患者用药两周后,手足转温、入睡时间缩短。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后,情绪波动减少,主动与家人交流,胸口憋闷感消失。后续调整方剂继续巩固,随访半年未复发。
“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
方剂不可乱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病因、病机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辨证,对症调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