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2024年10月28日,淄博实验中学(36.8°N,118°E)某地理老师在校园内一道路上,课间朝正东方向拍摄了一张照片(下图)。当日淄博张店6:28日出,17:14日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此照片的拍摄时间约为当地地方时(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2.当天阳光透过图示窗户照射进教室的地面面积,在老师拍完照片后1小时内(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增大 D.减小
3.该日阿根廷阿苏尔市(36.8°S,60°W)的日出地方时约为( )
A.5:23 B.5:32 C.6:28 D.6:37
“雨水街坊”是指适合社区、园区和街区等城市空间的一种景观类型,由复合雨水花园、洽谈花园、花境阳台实验场、色彩台地花园等四部分组成。下图示意雄安新区打造的“雨水街坊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阶梯状花镜阳台的设计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有( )
A.增加水汽输送 B.增加降水 C.减少蒸发 D.减少地表径流
5.雄安新区打造“雨水街坊示范区”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缓城市内涝②增加水资源③提供绿色空间④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大雾天气易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下图示意该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0时风向与风速的变化,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时段中,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A.26日20时~27日16时 B.27日20时~28日16时
C.29日20时~30日16时 D.30日20时~31日16时
7.下列时刻中,该机场气温最高的是( )
A.27日7时 B.28日14时 C.29日15时 D.31日10时
8.导致该机场12月26日20时~31日20时期间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准静止锋 B.反气旋 C.冷锋 D.低压中心
城乡流动行为导致传统家庭代际空间分隔,在农村形成新的代际组合方式(如图)。家庭代际组合状况是农户作出最优耕地利用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老幼型农户类型易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应对策略为( )
A.撂荒耕地种植林木 B.耕地不足开垦荒地
C.肥力下降秸秆还田 D.土壤板结生态退耕
10.中坚型农户将耕地转出的现象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
A.种植业投入高,经济效益低 B.农产品供给多,市场需求少
C.非农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D.人均耕地较少,集约化生产
登曲是青藏高原东部澜沧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下图示意登曲及其支流两岸山体植被带的垂直带谱(M、N为不同坡向),在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中常可看到条带状的暗针叶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图中①处垂直带可能是( )
A.高山灌丛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高寒荒漠带
12.M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是因为其为( )
A.阴坡 B.阳坡 C.迎风坡 D.背风坡
13.在同一山体的山坡上,常绿阔叶林中的条带状暗针叶林最可能位于( )
A.阳坡的山凹处 B.阳坡的山脊处
C.阴坡的山凹处 D.阴坡的山脊处
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港口的便利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港口城市在近代曾是西方国家转运掠夺原材料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这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和产业特征等。下图为某学者总结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新建工业区、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B.新建工业区、绿化带、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C.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低级住宅区、新建工业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绿化带、新建工业区
15.图示类型的城市( )
A.内部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空间差别小
B.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
C.具有完备的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
D.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联系紧密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地表槽、脊相间。敦煌玉门关以西地带雅丹地貌广布。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曾为古湖,随着古湖面积萎缩,在干涸湖床上形成由剥蚀残丘而来的物质组成的戈壁砾石层。随后发育的古河道切割了戈壁砾石层,在风力侵蚀下发育雅丹地貌,雅丹地貌表面仍残留有部分戈壁砾石层。北部雅丹地貌低矮、破碎,南部雅丹地貌相对完整。在物理风化与重力作用下,雅丹表面的戈壁砾石逐渐破碎、坍塌。下图示意玉门关西部雅丹地貌发育的地质环境,此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
(1)分析该地戈壁砾石层对雅丹地貌发育位置的影响。
(2)该地北部雅丹地貌低矮、破碎,南部雅丹地貌相对完整,试对此分异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随着戈壁砾石层的破碎、坍塌,人们对雅丹地貌规模的变化产生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该地雅丹地貌规模将变大,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该地雅丹地貌规模将变小。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的现象。白令海位于太平洋的北部边缘,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环抱之中,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阿留申低压,当其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东侧(图1),此时的气旋型风场有利于海冰向外扩展。研究表明,近年来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明显偏西(图2),是导致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白令海海冰面积的显著减少,对北极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1)简述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自然条件。
(2)解释当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明显偏西时,白令海海冰覆盖减少的原因。
(3)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白令海海冰消退促进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柚木是一种高大的季节性落叶乔木,树冠和叶片较大,根系较浅。柚木材质坚硬,耐久性强,是世界上最贵重、用途最广泛的木材之一。柚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缅甸(下图)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原始林,并将柚木视为国树。缅甸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了削减天然柚木砍伐、柚木原木需经过加工后才能出口的条例。
(1)甲地区是缅甸柚木原始林的分布区之一。试说明甲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柚木植被特点的关系。
(2)简述缅甸限制柚木原木出口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较大,分析其原因。
(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答案 |
C |
C |
A |
D |
A |
B |
C |
A |
A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A |
B |
A |
C |
B |
1.C 2.C 3.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计算、日影方向与长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解析】1.“课间朝正东方向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树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说明是下午,10月28日18:00太阳已经落山,所以排除ABD,选C。
2.14:00以后一小时内太阳高度角变小,所以阳光透过图示窗户照射进教室的地面面积变大,C正确,ABD错。故选C。
3.阿苏尔市(36.8°S,60°W)和淄博实验中学(36.8°N,118°E)两地的纬度关于赤道对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阿苏尔市的夜长为17:14-6:28=10小时46分钟,推算阿苏尔昼长=24-10:46=13小时14分钟,则二分之一昼长=6小时37分钟。用公式:正午时刻-1/2昼长=12:00-6:37=5:23;当地日出地方时为5:23,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太阳高度角越大,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受光面积越小;太阳高度角越小,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受光面积越大。
4.D 5.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解析】4.花镜阳台阶梯状的设计通过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流速,增加下渗,增加蒸发,减少地表径流,C错误,D正确;阶梯状花境阳台对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不大,AB错误。故选D。
5.据图文信息可知,雨水街坊由复合雨水花园、洽谈花园、花境阳台实验场、色彩台地花园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增设雨水的溢流点、铺设滤渗台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措施,促进了城市地表径流的下渗,从而减缓了城市内涝。再加之雨水街坊多布局在社区、园区和街区等地段,为城市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①③正确;“雨水街坊”没有增加交通通行度,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大作用小,④错误;增加了下渗,但是没有直接增加可利用水资源,②错误。故选A。
【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6.B 7.C 8.A
【知识点】锋与天气、准静止锋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风向与风速图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当该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根据图示可知,27日20时一28日16时,该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因此可能出现大雾,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影响航班起降,B正确。
7.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陆地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2小时左右,A、D错误。此时为冬季,28日14时左右,该地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纬度较高的地区,属于冷空气,会产生降温现象。而29日15时盛行偏南风,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应为暖空气,且风速较大,因此气温较高,B错误,C正确。
8.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类型。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出现了4场时间长短不一的大雾,说明该天气系统长时间停留在该地区,且有来回摆动的特点,因此为准静止锋,A正确。长时间受反气旋控制, ,风速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大幅度波动,B错误。受冷锋影响,风力较大,雾难以形成,C错误。受低压中心控制,多为阴雨天气,难以形成持续性大雾,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解答第二小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示中风向的变化。受来自低纬度空气的影响,气温会升高。解答第三小题关键是知道准静峰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当准静止锋北移时,吹偏南风,带来丰富水汽。当准静止锋南移时,受冷空气控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大雾。锋面反复移动,出现多场大雾。
9.A 10.C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9.读图可知,老幼型农户是指年纪较大的老人和年龄较小的低龄儿童,其劳动能力较弱,并无大量精力从事繁忙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往往会选择种植不需要太多精力的林木,或者选择撂荒土地,无暇管理,A正确;不会出现耕地不足、肥力下降及土壤板结等问题,排除BCD。故选A。
10.读图可知,中坚型农户指的是家庭代际中的第二、三代。材料提及家庭代际组合状况是农户作出最优耕地利用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三代属于劳动力年龄,其年富力强,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其就业机会多,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远高于农村耕地收入,使得中坚型农户很多迁往城镇地区,他们更愿意将土地转出,并非种植业投入高,C正确,A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多,B错误;中坚型农户转出土地与人均耕地较少关系不大,其主要是受人口迁移影响更大,排除D。故选C。
【点睛】由于农业生产的收益相对较低,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务工,导致土地无人耕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撂荒。
11.A 12.B 13.A
【知识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影响植被的因素
【解析】11.由题可知,该流域总体光照充足,低温干燥。再读图联系已学可知,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减少,①地位于山地阔叶林(针叶林)带之上,最有可能是高山灌丛带,A正确;高山草甸、高山苔原的水分条件会更好,BC错误;流石滩植被稀疏,为高寒荒漠带,D错误。故选A。
12.读图,M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而同海拔的N坡为山地暗针叶林。阔叶林与针叶林相比,所需的光热更多,说明M坡光热更充足,为阳坡,B正确,A错误;迎风坡、背风坡主要影响降水,CD错误。故选B。
13.阳坡较阴坡光热条件更好,适宜常绿林生长,故大面积常绿阔叶林应分布在阳坡,CD错误;结合上题可知,山体的阴坡发育了大面积的暗针叶林,可说明山地暗针叶林更倾向于光照较弱且较湿润环境。阳坡的沟谷、山凹处太阳辐射相对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能分布暗针叶林,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1.海陆分布: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2.地形起伏: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3.水分差异: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4.洋流: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
14.C 15.B
【知识点】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解析】14.读图结合选项分析可知,①位于政府部门附近,不可能为新建工业区,可能为高级住宅区,排除AB;②附近为居住区,并临近港口区,且面积较小,人流量大,最可能为商业区;绿化带呈带状分布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而③位于新郊区、呈片状分布,可能为低级住宅区,不可能为绿化带,C正确,排除D;④位于城市外缘,可能为新建工业区。故选C。
15.由材料可知,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推测图示类型的城市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B正确;港口区基础设施完善,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内部差异较大,A错误;港口城市主要是运输业发达,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较落后,C错误;由图可看出,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相距较远,联系不紧密,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商业区一般布局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面积较小;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区;住宅区是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16.(1)戈壁砾石来自剥蚀残丘,南北两侧距离剥蚀残丘近,戈壁砾石层厚,湖相沉积物出露少,雅丹地貌较少;中部距离剥蚀残丘较远,戈壁砾石层薄,雅丹地貌广布。
(2)雅丹地貌是风力塑造的结果,风蚀强度越大,雅丹地貌越破碎;北部位于上风向,风速大,受风蚀作用强;(根据北部戈壁砾石层下的湖相沉积表层形态推测,)湖相沉积层表面由北向南倾斜,北部地势高,受风力侵蚀作用强:风经过雅丹地貌群北段之后,阻力增大,风速减小,对南部的风蚀作用减弱。
(3)规模变大。理由:该地雅丹地貌表面缺乏戈壁砾石层的保护,脆弱的湖相沉积物直接暴露;且缺乏砾石对近地面风的削弱,风速较大,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更多槽沟,雅丹地貌范围扩大。
(或规模变小。理由:风蚀加剧,已经形成的雅丹地貌逐渐变矮,甚至坍塌;受两侧地形的阻挡,雅丹地貌扩张的空间有限。)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风成地貌
【分析】本题考查戈壁砾石层对雅丹地貌发育位置的影响、不同方位雅丹地貌分异的原因以及辩证分析雅丹地貌规模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在干涸湖床上形成由剥蚀残丘而来的物质组成的戈壁砾石层。随后发育的古河道切割了戈壁砾石层,在风力侵蚀下发育雅丹地貌”可知,戈壁砾石层来自剥蚀残丘,南北两侧距离剥蚀残丘较近,戈壁砾石层厚度大,湖相沉积物出露少,雅丹地貌发育较少;中部距离剥蚀残丘较远,砾石层较薄,湖相沉积大面积出露,利于雅丹地貌发育。
(2)由图文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风力塑造的结果,风蚀强度越大,雅丹地貌越破碎;根据北部戈壁砾石层下的湖相沉积表层形态推测,湖相沉积层表面由北向南倾斜,北部地势高,且北部为上风向地带,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在物理风化与重力作用下,雅丹表面的戈壁砾石逐渐破碎、坍塌,北部雅丹地貌低矮、破碎;风经过雅丹地貌群北段之后,阻力增大,风速减小,再加上南部地势较低,对南部的风蚀作用减弱,所以南部雅丹地貌相对完整。
(3)雅丹地貌规模变大,理由根据材料“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地表槽、脊相间”“随后发育的古河道切割了戈壁砾石层,在风力侵蚀下发育雅丹地貌,雅丹地貌表面仍残留有部分戈壁砾石层”,雅丹地貌缺乏戈壁砾石层的保护,湖相沉积物直接暴露,且下垫面缺乏砾石对近地面风的削弱,摩擦力减小,风速加大,风力侵蚀作用更强,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更多槽沟,雅丹地貌范围扩大。雅丹地貌规模变小,理由根据材料“在物理风化与重力作用下,雅丹表面的戈壁砾石逐渐破碎、坍塌”可知,随着雅丹地貌的发育,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坍塌,且水平方向上雅丹地貌发育空间不足。风蚀加剧,已经形成的雅丹地貌逐渐变矮,甚至坍塌;由图可知,受两侧地形的阻挡,雅丹地貌扩张的空间有限。因此有人认为雅丹地貌规模将变小。
【点睛】
17.(1)白令海北部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少;白令海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受到来自高纬的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北冰洋通过白令海峡与白令海相连,北冰洋的浮冰和冰山对海水有降温作用,使得白令海北部更容易形成海冰。
(2)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低压中心在白令海西南部,白令海东部盛行偏南风;偏南风驱动北太平洋暖湿空气(暖海水)向北输送进入白令海,海水温度随之增加,不利于白令海海冰的形成;且偏南风抑制了白令海北部海冰向南扩展,白令海海冰覆盖面积减少。
(3)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地海域反射率降低,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海洋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能传输给大气,促进北极放大效应。
【知识点】海—气热量交换、气温的影响因素、要素之间的影响
【分析】本题以北极放大效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海气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因素、洋流等,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说明温度低,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纬度因素:白令海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导致太阳辐射相对较弱。因此,海水接收到的太阳热量较少,温度较低,易于结冰。寒冷气流:在冬季,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流会频繁影响白令海北部,这些冷空气使得海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增加了结冰的可能性。海洋流动:北冰洋通过白令海峡与白令海相连,北冰洋的浮冰和冰山随着洋流进入白令海,这些寒冷的浮冰和冰山对海水有降温作用,使得白令海北部更易结冰。
(2)低压中心气流辐合,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水平方向来看,低压中心西侧为偏北风,东侧为偏南风。与常年位置相比,如果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说明东侧的偏南风势力强,而偏南风由纬度较低的海域吹拂而来,驱动北太平洋暖湿空气(暖海水)向北输送进入白令海,会使得该海域水温随之升高,不利于白令海海冰生成;同时偏南风势力强,也不利于北侧的海冰向南移动,抑制白令海北部的海冰向南扩展。所以,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较常年平均小。
(3)结合所学知识:海气相互作用之海洋对大气的作用——1、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2、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3.海洋对气温有调节作用。4、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材料“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所以本题答题思路:白令海海冰消退,说明气温升高,通过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白令海海冰消退,促进北极放大效应,主要是与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北极大气提供热能有关。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地海域反射率降低,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海洋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能传输给大气,促进北极放大效应。
18.(1)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旱季降水少,柚木季节性落叶,减少叶片的蒸腾;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柚木树冠大且叶片大;山区土层较薄,柚木根系较浅。
(2)(原木为初级产品,利润较低)柚木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柚木(森林)资源。
【知识点】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影响植被的因素
【分析】本题以缅甸柚木原始林为背景材料,涉及东南亚的地理环境特征、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柚木是一种高大的季节性落叶乔木,树冠和叶片较大,根系较浅;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旱季降水少,柚木季节性落叶,减少叶片的蒸腾;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温度高,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热充足,柚木树冠大且叶片大;该地位于山区,由于山区坡度大,土层较薄,柚木根系较浅。
(2)缅甸政府限制原木出口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考虑,原木为初级产品,直接出口原木附加值低,利润较低,经济效益差。对柚木进行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收入;发展柚木加工产业,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减少柚木出口,可保护柚木(森林)资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19.(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大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土壤有机碳浓度北坡高于南坡;变化幅度北坡大于南坡。
(2)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水分蒸发少,植被覆盖高,产生的有机质多;北坡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
(3)沟谷土层深厚,水分汇入,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产生与积累多;坡面径流带来的有机质在沟谷沉积,增加沟谷有机碳含量。
【知识点】地方性分异规律、土壤剖面、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分析】本大题以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情况为材料,涉及土壤的组成、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根据上图可知,无论南坡还是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跟土层深度呈负相关。不同点:北坡的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而且南坡变化比较平稳,北坡变化大。
(2)根据材料“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可知,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北坡是祁连山的阴坡,太阳辐射比南坡少,所以气温低,不利于有机碳的分解;但祁连山北坡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所以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3)沟谷地带容易堆积土层,而且蒸发较弱,集水能力较强,土壤水分含量高,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生产的多,有机碳容易积累;而且沟谷地带因为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坡面径流带来的有机质在沟谷沉积,会增加有机碳含量。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