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心安山水之间
李明红||四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往今来,多少人怀揣着对宁静自然的向往,渴望于尘世的喧嚣中觅得一方心灵的净土,让疲惫的身心能在山水之间寻得安放之所,于悠悠岁月里尽享安然。
江浙一带,向来是钟灵毓秀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亦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迁。犹记得改革开放初期,那是一个处处涌动着机遇的时代,恰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下海经商之人如过江之鲫,他们凭借着果敢与智慧,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腰包鼓起来的他们,带着骨子里的耿直爽快,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也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些别样的风气。
修建活人墓的现象悄然兴起,仿佛一夜之间,那些“土匪”般肆意的行为多了起来。他们挤占着良田,只为打造一座座豪华阔气的墓地,在那方土地上,攀比之风盛行。你家的墓地用料考究、规模宏大,我家便要更胜一筹,全然不顾这样的做法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对乡村风貌带来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邻里矛盾和社会问题。好在,后来的整治如同一剂猛药,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让这片土地重新找回了应有的秩序与平和,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而在内陆,提倡火葬,移风易俗的倡导也渐渐深入人心。身后事,对于老一辈而言,那是看得极重的,那是他们对这漫长一生最后的交代。许多上了寿的老人,早早地自备棺材板,心心念念着要找寻一个清净之地,安放自己的余生,这于他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坚守,一种对传统和内心安稳的执着,倒也无可厚非,恰似“守得云开见月明”般的坚守。
初冬,农闲的时节,天地间仿佛都透着一种慵懒而闲适的气息。我的仁兄,在历经了漫长的职业生涯后,终于迎来了退休的时光。他的子女定居国外,那遥远的异国他乡,终究不是他心灵的归宿,身后不可能葬身于那陌生的土地。于是,他开始寻觅,像一位虔诚的行者寻找心中的圣地一般,去寻得一处风水宝地。
那是怎样的一处所在啊,青山绿水环绕,仿佛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勾勒出的一幅绝美画卷。左青龙,那连绵的山势恰似蜿蜒的巨龙,守护着这片宁静;右白虎,那错落的丘陵又如同威严的虎踞,增添着几分庄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当仁兄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他便知道,就是这里了,这里就是他日可以归隐山野,安放灵魂的地方。
站在那山水之间,清风徐来,带着草木的芬芳,轻轻拂过脸颊,似是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密语。潺潺的溪流从山间穿过,奏响着清脆悦耳的乐章,那音符跳跃在每一块石头上,每一片落叶间,仿佛在欢迎着这位即将归来的归人。周围的山峦,四季更迭着不同的色彩,春日里山花烂漫,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五彩的霓裳,正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绚丽;夏日绿树成荫,是最清凉的庇佑;秋日层林尽染,如打翻的调色盘般绚烂;而冬日,虽少了几分艳丽,却多了一份静谧与素雅,那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是来年生机勃勃的希望。
在这里,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了山的那一边,所有的烦恼、纷争都变得遥远而模糊。仁兄时常会想象着未来在这里的生活,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醒来,推开窗,就能看到山间缭绕的云雾,那如梦如幻的景致,足以洗净一夜的疲惫。白日里,或是沿着山间小道漫步,听着脚下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感受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或是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手持钓竿,在那一方小小的水面上,等待着鱼儿上钩的惊喜,时光就在这一静一动间缓缓流淌。
到了夜晚,繁星挂满了天幕,那璀璨的星河如同一条浩瀚的河流,流淌在头顶之上。仁兄会搬一把椅子,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坎坷,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嘴角淡淡的微笑。在这里,他无需再去迎合世俗的眼光,无需再卷入那些纷繁复杂的琐事,只需安心地做自己,守着这片山水,守着内心的宁静,正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描绘的那般惬意自在。
余生,能心安于这山水之间,是一种莫大的福气。我们在这人世间走一遭,看过了太多的风景,历经了太多的风雨,最终所求的,不过是这样一方净土,让心灵得以栖息,让灵魂能够安放。愿我们都能如仁兄一般,在岁月的尽头,寻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山水,在那青山绿水间,从容地度过余生,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着心安与惬意。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李明红,四川西充县人,喜爱摄影、文学、旅游。在国家省级媒体发表新闻、评论、散文、诗词、摄影作品1200多件条。现供职于西充县委老干部局,四级调研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清 泉
审校:严圣华 翟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