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养和半精养对虾养殖中,软壳病是严重影响养殖对虾健康和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常见问题之一。这种疾病不会像其他一些危险疾病那样导致大规模死亡,但它会减少生长,使虾容易感染其他机会性疾病,并降低商业价值。

因此,了解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软壳病的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软壳病的原因有很多。

一、什么是软壳病?

虾的软壳通常出现在虾蜕壳后。感染后,虾壳不会像往常一样变硬,而是柔软、薄,甚至起皱和颜色苍白。这种现象使虾容易受到伤害,难以捕捉猎物,并且容易受到细菌、真菌和其他机会性因素的侵害。

二、软壳病的原因:

虾软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1、缺乏必需矿物质:

虾需要钙、镁、磷等矿物质……,在蜕壳后形成和硬化外壳。池塘缺乏矿物质或不成比例的矿物质,是导致虾壳变软和变薄的常见原因。

2、水质差:

低碱度(低于80 mg CaCO₃/L)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和壳的形成。

大或低pH值波动 (<7.5) 也会减少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

其他因素,如:高NH₃、NO₂和H₂S也会对虾造成压力,影响蜕壳和壳恢复过程。

3、营养不均衡:

饲料缺乏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D、C、K和锌、铜等微量元素。会降低合成维生素的能力。

4、环境影响:

长时间的降雨或天气的突然变化会导致盐度、pH值和温度迅速变化,使虾感到应激。

池塘里有很多有毒气体,分解有机物、藻类残留物等。也会导致疾病。

观察虾的蜕壳周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三、软壳虾的症状:

蜕壳后的虾没有硬壳,软而有韧劲的壳或皱纹。

外壳的颜色是苍白的,没有光泽。

虾生长缓慢,吃得少,游动能力很弱。

容易被池塘中的其他物种攻击(如:大虾攻击小虾)。

蜕壳后的损失率增加。

四、软壳病的预防措施:

1、水质管理:

软壳病,是养虾中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没有单一的“神药”可以解决!

将碱度保持100–150mg CaCO₃/L,pH值在7.8–8.3范围内稳定。

定期检查和调整使用白云石或石灰 (CaO) 的碱度。

定期通过水体和饲料补充矿物质(如 Ca、Mg、K…)。

通过使用益生菌来稳定环境,减少藻类腐烂,避免NH₃、NO₂、H₂S的突然增加。

2、补充营养:

使用由信誉良好的制造商提供的优质饲料。

通过饲料补充维生素C、D、E和微量元素,或使用专门的补充剂。

减少过度投喂,避免污染池塘底部。

3、蜕壳周期管理:

观察虾的蜕壳周期以进行适当的干预。

在虾准备或蜕壳期间,避免强烈的干预措施(环境大波动、换水过多、高剂量的石灰)。

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在虾开始蜕壳周期时补充。

4、定期消毒和底部处理:

定期用碘或低剂量氯进行轻度消毒,以减少病原体。

排掉底部污泥,使用益生菌处理底部,以减少有毒气体和有机废物的积累。

五、虾壳软了怎么办?

当检测到有变软迹象的虾时,有必要:

1、重新检查所有水体环境指标:

测量pH值、碱度、盐度、NH₃、NO₂、H₂S…,如果有个别指标超过阈值,则进行调整。

2、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

使用可溶性合成矿物质在凉爽的下午撒入池塘中。

连续5-7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D和E,以增强抵抗力,并支持虾外壳恢复。

3、减少突然的环境变化:

在此期间避免大量换水或服用强效药物和化学品。

如果您需要换水,则应在凉爽的时间(清晨或傍晚)缓慢换水。

4、加强饲料管理:

喂料充足,不要让过多的饲料污染底部。

如果虾吃得很少,则可以将消化酶或食欲引诱剂可以混入饲料中。

虽然软壳病不会导致虾立刻死亡的,但它极大地影响了养殖对虾的生长和质量。必须通过对池塘环境的良好管理、适当的营养和控制蜕壳周期来优先考虑疾病预防。当疾病出现时,虾农需要迅速妥善处理,以减少损害并帮助虾快速恢复。最要要强调的是,软壳病是对虾养殖中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没有单一的“神药”可以解决。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化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