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作者/内容 ※

一笔一划写尽千年古韵,

一诗一词诉说名人故事。

走进国学,感受古韵精髓,

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人生有三大乐趣,是智慧的精髓,也是心灵的慰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

01. 知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这一思想,强调了知足的重要性。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因为它会导致人们无尽的欲望和贪婪,从而引发内心的痛苦和社会的冲突。知足则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使人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心得感悟:知足常乐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欲望所驱使,忘记了欣赏生活中的小确幸。知足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是在追求中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懂得感恩和珍惜。正如《论语》中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奢华。知足常乐,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和喜悦。

02. 自得其乐

“人生岂有常?所遇而自适,乃长得志也。”— —秦观秦观在这句诗中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人生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能够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心得感悟:自得其乐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快乐不是外在环境赋予的,而是源自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够找到乐趣,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如《论语》中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的充分接纳。

03. 苦中作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 —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苏轼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心得感悟:苦中作乐是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应放弃寻找快乐的机会。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逆境往往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能力。在困难中寻找乐趣,不仅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

苦中作乐

人生三乐,是智慧的精髓,也是心灵的慰藉。知足常乐,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和喜悦,懂得感恩和珍惜,如《道德经》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得其乐,是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如《论语》所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苦中作乐,是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如苏轼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三乐是人生的三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冲动走向平和,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愿与君共勉共行!

✿ 1.王阳明这4句话,值得深入体悟: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 2.君子“七慎”,少走十年弯路: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

✿ 3.“千古第一谋臣”刘伯温深藏智慧的5句名言: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 4.林则徐家训《十无益》,句子虽短,却说透了为人处世大智慧。

✿ 5.左宗棠读书哲学:读书,如得良友、如逢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