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 陶金 主演 《海誓》



陶金 (1916-1986),原名陶秉钧,出生于江苏苏州。青年时代,陶金曾在北平精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和书法。1934年,18岁的陶金同时报考杭州笕桥航空学校和阎哲吾在济南主办的戏剧训练班,结果均被录取。他选择了学习话剧艺术这条路。1935年,回北平参加了唐槐秋的中国旅行话剧团。同年在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旅行公演《茶花女》、《雷雨》、《日出》、《复活》等话剧。1936年,和“中旅”的同行章曼苹结婚,这期间,他写了一篇报告文学,揭露国民党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的黑暗统治。作品发表在茅盾主编的《申报》副刊上。这件事吓坏了团长唐槐秋,生怕连累剧团,便劝陶金退出“中旅”。同年陶金进入电影界,加入大一影片公司,第一次拍片就当上了《黄浦江边》的主角。后来又主演了《女同学》。
1937年,主演了影片《杨柳村》。之后,他退出了“天一”,加入了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了上海救亡演剧第四队,赶赴后方,从事宣传抗日的话剧演出。参加了《春寒》、《芳草天涯》、《蜕变》、《日出》等话剧的演出。《新官上任》是他和妻子章曼苹在重庆合演的,轰动了山城。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陶金从上海辗转到武汉,最后抵达重庆。他与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一起参加了“中制”。此后,陆续拍摄了《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日本间谍》、《还我故乡》等抗战题材的影片。
抗战胜利后,陶金回到上海,加入昆仑影片公司。1947年,受史东山和蔡楚生邀请,先后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影片。
拍完这两部影片,他转入国泰影片公司。1948年与舒绣文合演了《凶手》。随后去香港,加入永华影片公司。1948年在“永华”主演了《国魂》、《山河泪》、《火葬》、《海誓》4部影片。1949年主演了“长城”的《血海仇》,接着导演了《诗礼之家》。
全国解放后,陶金从香港回到上海。曾在大光明影业公司导演周玻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和平鸽》。1953年出演《斩断魔爪》,在片中饰演东北某军工厂工程师周昌民。1955年参加了《宋景诗》的拍摄,成功地塑造了宋景诗的亲密战友,骁勇剽悍的农民革命领袖杨殿乙的形象。

此后,陶金专门从事导演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导演了《十五贯》、《护士日记》、《苗家儿女》、《二度梅》、《齐王球将》、《斗鲨》、《西园记》等影片。其中,他导演的戏曲片独具特色,颇有新意,深受观众的喜爱。
1986年9月28日,陶金因病逝世,享年70岁。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陶金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陶金出演及导演的部分影片


国电影制片厂 – 日本间谍

联华电影制片厂 – 八千里路云和月


昆仑影业 – 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光明影业 – 方珍珠

大光明影业 – 和平鸽


上海电影制片厂 – 斩断魔爪


上海电影制片厂 – 宋景诗

人民艺术家 陶金


上海电影制片厂 – 十五贯(昆曲)


江南电影制片厂 – 护士日记


江南电影制片厂 – 苗家儿女

江南电影制片厂 – 热浪奔腾


武汉电影制片厂 – 二度梅(汉剧)

武汉电影制片厂 – 亲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 – 齐王求将(广东汉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 山村新曲(河南越调)

珠江电影制片厂 – 欢乐的儿童

珠江电影制片厂 – 斗鲨

珠江电影制片厂 – 西园记(昆曲)

我们
We
以上可点击观看
过尽千帆皆不是
陶金为人诚恳,生活简朴节俭。三四十年代,社会上流行穿西装,而他的西装是在旧货摊上买的。他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不计较个人名利,不喜欢出入交际场所。除剧本外,他对别的不发生兴趣。他对所演的角色,所导的影片,总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陶金一家,妻子章曼苹、女儿陶白莉、儿子陶令昌


陶金和家人在一起

1979年文代会期间,63岁的陶金和46岁的夏梦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