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toutiao.com/is/yObdHzBy_wQ/
被印度人视作骄傲的“光辉”战斗机项目,早在1983年便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初衷有二:一是替换印度空军中老旧的米格 – 21战机,二是大力提升印度国防的自主化水平。此项目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牵头主导,具体制造工作则交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负责。
在项目初期设计阶段,印度得到了法国达索公司的协助。其战机的气动布局参考了幻影-2000,采用了无尾三角翼设计。
然而,“光辉”战机的发展之路可谓充满坎坷。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随即对其实施制裁,这使得原本依赖美国技术的飞控系统研发被迫中断。无奈之下,印度只能转向自主开发飞控系统。
最初,该战机计划采用国产的“卡维里”发动机,但由于这款发动机性能未能达到预期标准,最终不得不改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GE-IN20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推力可达84千牛,之后,印度又有计划将发动机升级至F414型号。
从1983年项目立项,到2001年实现首飞,这期间整整耗费了18年时间。直至2015年,首架量产型Mk1才交付使用,而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更是到了2020年,整个项目总耗时近40年。正因如此漫长且波折的发展历程,“光辉”战斗机在印度民众心中声名远扬,他们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光辉”战斗机历经多年发展,至今已衍生出诸多不同型号,其中包括Mk1型、Mk1A型,以及尚处于规划阶段的Mk2型等。以Mk1型为例,这款战机机长13.2米,高度为4.4米,翼展达8.2米,空重6.56吨,最大起飞重量则为13.5吨。
在气动布局的选择上,“光辉”Mk1型采用了无尾三角翼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旨在有所取舍,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速性能,其最大飞行速度为1.6马赫,但却换来了卓越的高机动性,能承受9G过载,同时具备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如此设计,十分契合印度高温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此外,为实现机身减重,“光辉”Mk1型在机身材料使用上颇为用心,45%-60%的部分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然而,由于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诸如出现冗余结构等问题,使得实际的减重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在动力系统方面,“光辉”Mk1型最初配备一台美制F404-GE-IN20涡扇发动机,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升级需求,后续换装为美制F414发动机。在飞行性能方面,“光辉”Mk1型战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6马赫,最大起飞航程为1850公里。
在武器挂载能力上,“光辉”Mk1型战机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它能够挂载俄制R-73(AA-11弓箭手)近距格斗导弹,凭借其出色的机动性,可在近距离空战中迅速锁定目标;以色列制“怪蛇5”全向攻击导弹,具备全向攻击能力,大大增强了战机的空战优势;印度国产“阿斯特拉”中/超视距导弹,使战机在中远距离作战时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以色列制“德比”中距导弹,进一步丰富了战机的中距空战武器选择;俄制kh-59电视/激光制导空地导弹,赋予战机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还有“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高效轰炸。不仅如此,“光辉”Mk1型战机还装备有一门俄制23毫米口径GSh-23双管机炮,备弹220发,在近距离缠斗中能发挥强大火力,也可对地面目标进行有效扫射。

除了强大的武器挂载,“光辉”Mk1型战机在电子对抗方面同样不容小觑。它配备有EL/L-8222以色列主动干扰吊舱,能够凭借先进的电子技术,有效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让敌方在电子战领域陷入被动。同时,战机上装备的箔条/曳光弹投放器,在面对红外/雷达制导导弹威胁时,可及时释放相应干扰物,大大提高战机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截至2025年,印度空军总共装备了约40架Mk1型“光辉”战斗机,并据此组建了2个中队,即第45中队和第18中队。
然而,与印度民众对“光辉”战斗机满怀热情与期盼的态度截然不同,当下印度空军对这款国产战机却信心欠缺。在同一时期,印度空军不仅采购了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还装备了272架俄罗斯苏 – 30MKI战斗机,并且还计划引进F – 21战斗机(F – 16改进型)。
就目前“光辉”战斗机实际呈现的数据以及作战能力来看,其与印度最初的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从武器装备层面而言,“光辉”战斗机呈现出明显的“万国造”特点。它的雷达、导弹由以色列提供,发动机测试得到俄罗斯的协助,就连早期设计也有法国参与其中…
“光辉”战斗机无疑是印度国防自主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产物,然而,其漫长且波折的发展历程,无情地暴露出印度在工业基础方面的薄弱以及项目管理上的低效等诸多问题。
虽说Mk1A型通过一系列技术升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之前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弥补,但不可忽视的是,就实际作战能力而言,它依旧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的四代半战机。
展望未来,印度若想实现“光辉”战斗机从当前类似“鸡肋”般的尴尬地位,转变为空军主力战机的目标,就必须在提升国产化率、精心优化供应链以及大力加强实战测试等关键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