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 **肝脏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就像“一个暴躁的老板把下属(肠道)逼到崩溃”,主要涉及 情绪压力、气机紊乱、湿热毒邪这几个关键问题。 

1. 肝脏“管理情绪”,情绪差→肠道遭殃 

– 肝主疏泄:肝脏就像身体的“情绪调节器”,负责让气血顺畅流动。  

– 长期压力/抑郁/生气 → 肝气郁结:  

 – 肝气堵住,就像水管被捏住,气血不通 → 影响肠道蠕动(要么腹泻,要么便秘)。  

  – 肝郁久了化火(肝火旺),火气下攻肠道 → 肠道黏膜发炎、溃疡(便血、脓液)。  

2. 肝郁+脾虚 → 湿毒堆积,溃疡加重

– 脾虚生湿:脾胃是“消化车间”,脾虚时湿气排不出去(像污水堆积)。  

– 肝郁+湿气 = 湿热毒邪:  

  – 湿气遇肝火“蒸烤”,变成湿热,腐蚀肠道 → 溃疡、糜烂、脓血便。  

情绪压力与肠道溃疡:中医如何解读肝脏与UC的深层联系

  – 现代对应:肠道菌群紊乱、黏膜免疫过度反应(中医叫“湿热瘀毒”)。  

3. 肝血不足 → 肠道修复能力差

– 肝藏血:肝脏储存血液,帮助修复组织(包括肠道黏膜)。  

– 长期肝郁/熬夜 → 肝血亏虚:  

 – 肠道黏膜得不到足够营养 → 溃疡难愈合,反复发作。  

 – 表现:面色苍白、乏力、便血缠绵不愈。  

     前不久治疗一位甘肃王女士可谓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溃疡性结肠炎战士,的溃疡性结肠炎多年,在当地中医院反复住院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也不知道服用多少年,但是总摆脱不了复发命运。

     面诊时患者主要症状为:严重便秘3-5天才排一次大便伴随严重便血。患者体质非常好满面红光,诊其脉弦而有力。

      我和患者说:中医认为便秘+脉弦就是肝气郁滞表现,而虽然患者便秘但是并不干结,就属于脾虚。如果只用清热燥湿药、或者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抑制炎症而不从根本解决肝郁的问题,那就只会反复发作。

     患者听后很是信服,决定一试,给与患者采用灌肠药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引起得溃疡,内服用来改善患者肝郁脾虚的体质。

       经治疗后患者便秘消失,便血也在未出现过。身体情况宛如常人。昨日复诊患者高兴得说:韩大夫好,麻烦您有时间开哈灌肠药自煎,我是便秘型的 ,这3个月以来感觉很好没症状,3个月前偶尔有的小症状,真心谢谢韩大夫的治疗。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