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毕业于清华的人接受采访说,不指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因为智商是均值回归的。
智商均值回归是一种遗传学规律,指的是无论智商优异的家庭还是智商平平的家庭,他们的后代的智商水平会归于社会平均水准。
物种进化是公平的,保证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后代都有机会上进,保持群体的活力。
智商均值回归是客观规律,即使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的后代也很难考上清华北大。
这种情况在古代也是一样。苏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罕见,苏轼苏辙都是进士。但我们听说过苏洵的孙子吗?
曹操也是一样。曹操千古奸雄,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人杰,就这都还有一个将他们压在身下的曹昂,只不过后来死了。但之后,曹家就没什么成器的了。
古代有些几百年的家族,诗书传家,历代都有人做官,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他们的家族够大。
第一代有人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官儿。于是他兴建学堂,投资教育,保证家里高智商的人能够成材。
第二代家里还有人考上了进士。这个人也许是哥哥或弟弟家的孩子,甚至是远房亲戚家的。
如此继续,家族壮大,人口增多,从统计学上,只要样本够多,总有聪明的,然后中进士。
几百年下来,诗书就是如此传家。但当家做主的,很可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人的嫡系后代了。
现代国内多是独生子女,或者两个,子女数量太少,清华北大毕业生的下一代智商很高的概率十分小。
那么,是否可以把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入学资格传承到下一代呢?
在美国,名校的入学资格是可以传承的。
小布什总统以低智商而闻名,据说智商只有九十,妥妥的学渣,考试还考过零蛋,这是他回忆录里自己说的。
但就是这样的人,耶鲁本科,哈佛硕士。
美国的名校是推荐人制度,只要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给你写一封推荐信,就可以入学。
小布什能上名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爹是总统。
在中国,名校的入学资格也是可以代际传承的,只不过要麻烦很多。
下面我们看一下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通过什么途径入学的。
进入清华大学的途径有十来种。
裸考,即高考没有任何加分的人数只占招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强基,降10-50分
国家专项,降10-30分
美术生,一本线
音乐生,一本线减20
体育生,二本线×0.65
飞行员,清华线减80
保送生,不参加高考
除此之外,还可以高考移民,移民到港澳台,分数相当于高考的二本线,移民到外国更低。
有低分进清华北大的路,自然就有空子钻。
奶茶妹妹没参加高考,靠健美操保送进的清华。
第二年健美操保送就被清华取消了,就存在这一届,看起来更像是私人定制,就像事业单位里的萝卜岗。
《还珠格格》里晴格格的扮演者王艳嫁给富豪,今年儿子高考,靠体育特长进入清华,篮球队替补,没有上场一分钟。

她儿子的分数还挺保密,查了好几个网站都没找到,只有知乎的几个帖子说是283分。富豪的公关方式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群情激愤,这一切都合法合规。
清华北大的入学资格正在变得可以世袭化。
很多人觉得高考正在变得越发不公平。
其实,高考制度是在不断演化的,不过是从看起来不公平演化成看起来公平。
高考,原来全国一张卷,早有人质疑不公平。2001年,三名山东考生在本省未达到专科线,但分数却超过了北京的一本线,因此状告教育部。
同卷同分,不同档次的院校,这直接导致教育部取消了全国统一命卷,开始各省自主命题。
问题并没有解决,只不过遮掩住了。
后来的高考改革不过是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
现在高考弄得眼花缭乱,甚至高考总分都不完全一致,造成各地更加无法直接比分。
除裸分高考外,进入清华的方式有十来种,每一种都有必须降分录取的理由。奥运冠军来上学,你能让他考600分再来上学吗?
这就给有能量的人留了路子。
有能量的人完全可以创办一个全国大赛,内定自己子女一个冠军。
但清华北大这些降分录取的理由真的是如此必须吗?
美术生完全可以去美院,音乐声去音乐学院,体育生去体育学院,干嘛非得往清华挤?一个跳健美操的去清华能干啥?
奶茶妹妹在清华考试不及格,只拿到了专科毕业证书。
对清华也许没带来学术上的增益,但对奶茶妹妹自己却完全不同。
清华奶茶妹妹,这个名号是不是觉得比较高级?假如,把这个称呼换一下,变成大专奶茶妹妹,是不是就有一种厂妹的感觉。即使二者的知识掌握程度一样。
奶茶妹妹们进清华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那个圈层,接触人脉,明白社会中上层运转的逻辑。
富贵阶层的孩子必须要进名校。
一个富豪的儿子中专毕业,身边的同学都在研究哪种手艺更赚钱、去哪个工厂上班、哪个厂妹更放得开,你叫他怎么继承百亿家业?
一个高官的女儿考不上大学,身边朋友都在比较男朋友,以及怎么在男方家里的房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你叫她怎么继承家里的高端人脉?
而且,你怎么知道他(她)不是下一个小布什?
为了不使每一个小布什辍学,清华北大有意无意地留下路子。
其实,大学也没那么神圣。
大学要么是权力成立的,要么是资本成立的。
若大学拒绝为权力和资本服务,权力和资本完全可以成立一个贵族私密大学,聘请全世界顶尖人才当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当系主任,免学费,巨额奖学金,每个省只要前十名,剩下的人全都不需要高考、只要推荐信,你说这个学校是不是立刻成为世界名校。
无数考生都会挤破脑袋都想考进去。
奶茶妹妹需要的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而是一个高端的贴牌,一个聚集社会资源的圈子。
即使很多本科都考不上的人进了清华北大,但这不影响清华北大仍然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因为它们聚集了顶级的资源。
清华北大的入学资格可以世袭,为什么很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说自己的孩子进不去呢?也许他们的孩子也不差什么(三百分足够了),差的只是没有一份值得继承的家业。
当然,不用担心将来裸考的人考不进清华北大,因为它们需要这些高分来维持高端的牌子。
而且,清华北大本身也在卖牌子,如EMBA。
大学不是象牙塔,只是社会这个机体的一个职能。不受社会侵染的大学才是不正常的,古今未见。
其实,不是清华北大世袭化,而是社会财富、权力世袭化。清华北大不是必须,需要的是一个响亮的牌子。
这是社会进入稳态之后的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