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看现在高考设置:
主考:全面负责本考点工作,选聘、培训和管理监考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处理紧急事件等;
副主考:协助主考工作,分别负责各考务组工作;
监考员:维护考场秩序,核对考生信息,领取、发放、回收、整理、密封、上交试卷,开启封闭考场等;
流动监考员:监督监考员履职情况,监控考生如厕、就医期间有无违规行为等;
视频监考员:实时监控考场情况;
督察组:监督考务、监考等人员情况,制止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
考务组:组织实施考务工作,如安排布置考场、准备工作用品、试卷接收分发回收交接、统计上报考点情况、处理偶发事件等;
保密组:负责试卷等考试材料的交接、验收、运送、保管、保密;
宣传组:宣传考试政策、规定,布告考场分布图等;
后勤组:布置考点环境、悬挂指示、检修考场设施、准备考点所需物品等;
保卫组:负责考点考场的安全保卫,维持考点秩序,在考点入口对考生和工作人员进行证件检查,设置警戒线及值守点等;
医疗防疫组:负责考试期间药品、防护用品、防疫消毒物品的准备,检查食宿卫生,负责考场消毒,负责应急处置等;
安检员:全面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藏匿违规物品。
-
· 再看清代乡试人员配置:
监临:统摄场务,考选同考官及考场执事人员,一般由巡抚担任;
总理场务、提调:统筹安排考场各项事务,董率营弁搜检士子等;
外监试:纠察考场纪律;
搜检:督率士卒于考场门搜检士子,以防夹带; 巡绰:巡查贡院,纠举违规不法,禁止喧哗等;
瞭望:在瞭望台观察考场情况,纠举违规行为;
供给:分送考场各官员饮食、柴炭及笔墨纸张等办公用品;
督牌:管理外门启闭,维持入场秩序,悬牌点名;
受卷:收取试卷,盖戳打封送弥封所,发给收卷士子出场牌;
弥封:对试卷糊名、编号、用印,送誊录所;
誊录:将弥封原卷(墨卷)另行用朱笔誊录(朱卷),戳印衔名,将墨卷与朱卷一并送对读所;
对读:校对朱卷与墨卷,纠正誊录错误,将朱墨二卷交外收掌;
外收掌:核对朱墨卷无误,将墨卷留存保管,朱卷送入内帘。
医官:处理突发不适或疾病等事宜。
外帘之内更有院落,为正副主考、同考官等批阅试卷的办公及休息场所,称作内帘。
-
· 其设置人员有:
内收掌,从外收掌处接到处理完成后的试卷,根据房官人数分成若干束,由正副考官掣签后,按照签号分发各房批阅,并在揭晓之日将落卷移送提调核查;
内提调、内监试,职责可参照外提调、外监试;
同考官,由监临考选,一般为科甲出身之知州、知县,入闱时由正副主考掣签分房,所以又称房官;
正副主考,由朝廷简派,主掌阅卷录取事宜。
试卷先由同考官于各房批阅,将中意之卷推荐与主考,名曰荐卷。主考再加批阅拣选。
房官未荐与主考之卷,以及主考于荐卷中未取中之卷,称为落卷,但也需要略加批语。
主考还有从各房未荐之卷中搜遗的职责,以免有因房官个人喜好或能力所限而埋没人才。
阅卷完成,等发榜之时,内帘中这些人员才允许出贡院。
现在高考阅卷,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阅卷人员不在考场之内,而是另设了地方,阅卷场地一样会被拉上警戒,形成一个独立区域,也有巡查组往来巡查。阅卷人员通过电脑阅卷,试卷会被分割扫描成图像,阅卷人员看不到一张完整的试卷,技术上更能杜绝舞弊。流程上每一题都会经过两位阅卷人员批阅打分,通过试评、正评后,将切割分散的试卷打分,根据数据编码合成每一位考生的成绩,最后公布。
经过古今对照,诸君是否感觉科举不再那么遥远而陌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