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200字,阅读约6分钟】

许多人认为在感情中等待对方主动自己处于一个接受or不接受、选择和享受的位置就是占据高位。

Hi,我是番茄。

过去我也曾这么认为,用伪装出来的矜持和体面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心

但现实经历却揭示了真相:被动等待不仅无法收获快乐,还让自己变成了情绪傀儡,或不安、或欣喜的心情变化,完全是由对方在牵制。

每天期待他的消息、反复揣摩话语含义、因回复延迟而焦虑不安,这种内耗,本质上是将情感主动权拱手相让。

part 01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被一个人追求、示好,常被赋予优越性的想象

仿佛感情中的主动行为,即是暴露需求、降低姿态。

但现实是被动等待的一方常常承受着更沉重的心理负荷。

看似云淡风轻的外表,背后是无数次点开对话框又关闭的犹豫,是朋友圈更新后反复刷新的期待,是深夜辗转反侧时的思念和不安

你反复在“他怎么还不联系我”、“他是不是嫌我烦”的漩涡里挣扎,这就等于把自己的情绪按钮交由对方手中,任由他的一举一动,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长此以往,这样的被动还会逐渐扭曲我们的沟通本能用暗示代替直言,用试探代替坦诚——好不容易等来他的消息,自己却故意延迟回复;明明委屈不满却通过冷处理表达想让对方率先察觉并关心自己。

以为这是情感博弈的聪慧,实际是在百转千回的复杂,毁掉亲密关系最珍贵最纯粹的部分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不要让你猜我猜游戏,让两颗本可靠近的心,误解与隔阂中渐行渐远

part 02

你要知道,爱一个人从来不是弱点

承认自身需求的合理性,主动地、清晰地向对方表达爱和想念,看似袒露了柔软,其实将这段关系的掌舵权紧握在了自己手中。

具体到日常相处,你的主动表达可以是偶尔的一个可爱表情包、日常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分享、想念时毫不掩饰的倾诉亦或者是晚上下班后你想去的那家餐厅的定位。

发送后不必刻意等待,不必在意他是否回复、什么时候回复,转而就投入到自己忙碌的事务中去。

当对方回应时,继续用坦诚的态度强化联结比如他询问在干嘛,你可以分享一张工作场景的照片,再补上一句玩笑话:在开小差想你呢,你就回消息了。

这种表达需求+专注自我自然状态,既避免了在被动状态中过度揣测的心力消耗又加深彼此的情感流动

说到这儿,我又忍不住想延伸一个话题:若是分手断联后很想念对方,要不要主动联系?

这是个经常被讨论的热门话题。

太多人在这个阶段倍感痛苦、茶饭不思,但你要想,一个都能选择不再跟你联系的人,还有什么价值?

从他能跟你断联的那一天开始,这个人对你而言就不重要了。

这时候你还顾忌什么呢?想联系就联系,想说什么就尽情表达,根本无须再去在意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

亲密关系中的上位者,都是主动的高手

如果你话说完了,他还是那样不冷不热的态度,那就该是你自己想通的时候了,是删除他的好友,还是让他成为你微信列表中那个永不会再跳动的头像,你自己决定。

就算这段感情彻底终结,你也可以在最后骄傲地占据高位,向对方传达一个讯息:是我没精力再跟你耗下去了,我要主动结束这段错误的关系。

图源英国插画师Jodie Howard作品


part 03

主动表达不仅局限于两人平时的日常沟通

你要主动跟对方交换彼此的处世原则,在了解他想法与观念的同时,你也要告诉他你不能接受和不喜欢的事,并能够为此付诸多少容忍度。

这不是在为彼此设限,相反,这恰恰证明了你对这段关系的重视,谁都不会和泛泛之交的人谈及这些。

面对你的需求,对方表现出的态度,往往能折射出其对这段感情的诚意。

真正在意你的人,会认真倾听,并把你的诉求牢牢记在心里,愿意和你为了同一个方向一起努力

而那些敷衍应付、甚至指责你要求过多的人,则暴露了他在情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质以及对你这份爱意的廉价稀薄。

明确自己的情感底线,诚实对待自我感受,这是你对自己情感价值的尊重,是对关系质量的基本要求。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看清人心,好的关系努力把握,糟糕的关系及时止损,避免时间与真心双双错付。

▶ 这里我想说明:在之前的文章当一个人对你不再主动,其实答案很明显我提到过亲密关系里的主动行为,是需求感外溢的表现。

关于两种形态,需要做一个核心对比:

占据高位者,是带着底气在沟通——我主动是因为我珍视这段关系,但我的珍视不等于非你不可;

陷入低位的人,是抱着匮乏感在索取——我主动是因为我离不开你,我在自己的讨好换取存在感。

前者是以清醒的自我认知为基础的策略性行动,后者则是被情绪驱动的非理性追逐。

简言之,用一句话来区分:我的主动,是在展示“我值得被爱”的自信,还是在暴露“我需要被爱”的恐慌?

part 04

在这个情感速食化的时代,亲密关系正在经历巨大考验

太多人在套路与猜测中迷失了真心,将简单的情感沟通变得复杂化。

不敢主动表达需求的最根本原因,是自己置于情感乞讨者的位置,将自我价值依附于他人的态度之上。

因为在乎对方,我们时常害怕主动争取会显得自己不够迷人,会降低被爱的资本”。

是,感情最本真的模样,应当是坦诚相见的勇气与相互尊重的自我觉知

在确认对方值得托付的前提下,我们都可以将自己视为平等关系的构筑者主动展示需求是对自己心意的忠诚,也是对对方的基本信任。

当你恢复主体性,看待感情的视角会自然而然地转换

我们不再因害怕失去而压抑需求,而是更看重彼此在相处中的真实互动合则聚,不合则的理性态度,守护自己的情感尊严。

我们既有爱人的能力,也有被爱的底气,无需通过他人的行为来证明自身的魅力。